第131章:大哥饶命啊(2 / 2)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1907 字 11个月前

他对着世间,还有太多太多的怀念,好不容易熬过小时候的夭折,正当而立之年,结果‘大哥’又要过来带走自己。

想到这里,朱橚眼泪落下,心中一片酸涩。

之所以又来一声大喊,原来是在刚才,低头的朱橚,听到周围似乎没了动静,还以为‘大哥’被自己所感动,已然离开。

心中松气的同时又悄悄的抬头,准备观察一下。

恰好看到前面朱英的脚尖,距离自己不过只有数步之遥。

“橚儿,橚儿,你抬起来来仔细看看,这不是太子殿下,这是陛下的长孙,你的大侄子啊。”

冯胜有些尴尬,看朱英似乎都被震慑住了,连忙开口对朱橚说道。

听到岳丈大人熟悉的声音,似乎给了朱橚一些安全感。

微微迟疑后,朱橚便是鼓足了勇气,抬头看向朱英。

然而这一眼,差点又让朱橚磕首下去,不过终究还是坚持住了。

朱英看着朱橚跪倒在地,准备上前搀扶一下,然而身子刚动,朱橚双膝游走,动作敏捷的后退了一小步。

“五叔,你看看地面,我这里有影子呢。”朱英看着这般谨慎,带着狐疑目光看着自己的朱橚,特别无语,只好出声解释说道。

朱橚看了眼地面。

果然,虽然有些模糊,但在面前‘大哥’的地面,影子好生生的在那里。

看到影子后,朱橚定神看向朱英,这才发现和大哥区别也大。

毕竟大哥三七,都快四十的人了。

而面前的‘大哥’,只有十八九岁的模样。

朱橚眼中的惶恐开始退散,取而代之是难掩的尴尬。

从地上起身,再度仔细的看了看朱英,这才拱手道:“大侄子。”

气氛有些尴尬,不过朱英神色如常,好像刚才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感觉到之前打招呼被五叔无视,再次拱手回道:“五叔。”

虽然闹了一个笑话,但朱英对于朱橚,还是有很大的期待感的。

朱橚的名头,于大明不显,但在后世却是十分著名,其名声更是远播海外。

朱英对于大夫这个行业,很是重视。

自己的骑兵队伍中,都配备有随军大夫,虽然医术上面差了些,但只有粗通急救,也能救活许多手下。

一番客套过后,冯胜说出此次来意。

“冒然来访,还请殿下勿怪,此次过来,冯某是受了陛下的谕旨,日后辅导殿下的学问兵事。”

冯胜开口说道。并未托大,语气中也很是恭敬。

看到朱英后,冯胜完全能明白,现在的朱英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

这般长相,加上孝陵陵墓的事情。

朱英必定就是未来的太孙,毫无疑问。

冯胜有些震撼朱英长相的同时,心里头也安定下来。

自从太子朱标薨逝后,冯胜就开始担心自己的性命。

陛下对他的忌惮,冯胜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若是朱允炆为太孙即位,过于年幼,陛下担心日后无法掌控朝廷,后手定然有很大的安排。

但今日陛下让自己过来辅导长孙殿下,这概念就不一样了。

冯胜是个聪明人,也有很强的政治眼光。

他和蓝玉等人不同,虽然也是淮西人士,但却是地主豪强出身。

哪怕在元末混乱的时候,对于当地也有很强的号召力,组织人手结寨自保。

他很清楚,陛下有心长孙殿下即位。

但哪怕孝陵的流言,在京师已经广为传播,可余这大明天下,还有很长的时间才能发酵。

最为主要的是,朱英和太子极为相像的容颜,能够见到的人也只是少数。单凭这一点,就给人很多空子可以钻。

而陛下的心思,就是让长孙殿下在公布身份之前,将会对整个京师,甚至是大明都有很强的掌控力。

到时候的顺利即位,哪怕有些微词,也不会对大明根基造成太大的波动,长孙殿下的皇位,也能坐得稳稳当当。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但现在朱英的出现,让他们这些老将,又再次有了用武之地,自然会再度被重用起来。

朱英刚才虽是喝了两斤酒,但思绪清晰。

听到冯胜的话,他感受到了其中效忠的意思。

微微一笑,开始和冯胜攀谈起来。

朱英深知,想要让冯胜这等人物,心服口服的效忠,也得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方可。

一番交流过后,冯胜看向朱英的眼神中,已然是充满惊喜。

在冯胜的印象中,朱英在野流落十年,还是个行商,虽然看上去有几分读书人的样子,想来还是皮囊的关系。

对于学问兵事,想来很是欠缺。

但随着聊天的深入,他就发现长孙殿下不简单,聊起诸多事情的是时候,都能直指核心,甚至另有奇想。

有些话题,甚至冯胜在听到之后,也得深思一番才能回答。

在兵事上,朱英提出的一些见解,更是让冯胜察觉到,似乎长孙殿下另有一套练兵的方式。

朱英是个很健谈的人,这得益于前世曾经误入某个不合法团队的经历。

虽然并没有几个月,就被解救出来,但那段记忆还是刻骨难忘。

在团队训练的那段时间,朱英凭借着过人的天赋,不仅没有受到团队的控制,伤害到自己的亲朋好友。

甚至还混到了金牌讲师的职位,多少算是个小领导了。

最后团队被剿灭的时候,朱英心中还有几分淡淡的怀念。

在大明创业之初,手下们的思想教育,都是朱英亲自上场。

单纯的武力值,不见得能够让麾下们干劲十足,但是在加上‘听懂掌声’这降维打击后。

一个充满着朝气和干劲的队伍,便以星火燎原之势,在西域中开始绽放璀璨的光芒。

此刻和冯胜深谈,不自觉的,朱英就开始夹带起私货。

尤其是在谈到关于近期,东南沿海倭寇的事情后。

朱英更是沉入其中,开始为冯胜描述,平定倭患后,出征倭国,甚至于倭国境内的银山矿产,将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利益。

冯胜虽然久经战场,更是学问颇高,但对于朱英这等来自于后世洗脑般的讲述,终究是被渗透,甚至于眼神中都有带有丝丝激动。

哪怕是旁边的朱橚,都听得是极为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