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顾绛顾炎武等复社中人,如今在朝中复社是仅次于东林的带有政党性质的团体,张、张采都入朝为官,不过都不在中枢,顾绛则被朱影龙选入国子监,成为天子门生,这些人都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张、张采跟两兄弟跟朱影龙关系也很深,算起来也是潜邸出来的,复社跟东林一脉很难界定,他们当中许多人即是东林党人,又是复社中人,本来东林党人一项想以儒家正统思想来挽救国家,但是由于朱影龙介入后,东林党开始转变,空谈的少了,干实事的多了,东林党变得更急务实和包容,复社的思想在朱影龙看来有些激进,年轻人嘛,谁都有些火气,因此复社与东林党正统思想一脉的还不时的有些摩擦。
当朱影龙抛出了有限的,或者说一半的废除八股的主张之时,大殿之中的群臣顿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知道年轻的皇帝是一个敢行常人所不能行的改革派君主,虽然看起来皇帝的学问连一个童生都不如,可人家肚子里有货色,而且大家也都见识过皇帝天马行空的想法,从朝廷中枢权力机构到土地到税收,再到现在的科举,可劲儿,皇帝是想把大明朝彻底的改革个遍呀
第二十四卷:周边攻略之
第一章:废除八股三
阵吵吵嚷嚷之后,大殿之中逐渐沉寂了下来。
“都说话呀,怎么了这是”朱影龙望着台阶下站着的这一帮子文武大臣,有些惊讶道。
“唐之取士以赋,而赋之末流最为冗滥。宋之取士以论策,而论策之弊亦复如之。而我大明之取士以经义,而经义之不成文又有甚于前代者。”多字数,那么多句子,又能出多少题目呢数百年里,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句都作过了题目,都被无数的士人做烂了,于是便出现了所谓截上、截下、冒上、冒下、冒上下两截,以至长或短、有情或无情截搭题,等等难以枚举的命题门法,斩头去尾,语句不通,张冠李戴,乱点鸳鸯,无奇不有。今日科场之病,莫甚于拟题。微臣认为,科举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地步,微臣赞成皇上的废除八股的政策,但废除八股是一件大事,微臣建议皇上不可操之过急,以免让天下的读书人彷徨无期,失了天子士子之心。”
“冒大人说得有理,科举是有诸多弊端,皇上锐意改革这也是为了造福天下读书人,让更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能够被朝廷所用,所以臣也支持皇上废除八股,不过臣也赞同冒大人的说话,八股取士不可一下子全部废绝,不然会引起诸多连锁反应。”吏部的尚书大臣黄尊素也站出来赞同道。
有了两个赞同的,必然就会有反对的,首先反对的最强烈的是翰林院,翰林院本来是朝廷储备高级人才地地方,历来头甲三名、二甲的头几名都是先进翰林院,然后外放镀几年金。就会被调入中央,担任实权要职,进翰林院可是无数多数人的梦想,但是现在朝廷明显减少了对翰林院的重视,翰林院也就成了收罗老弱病残的地方,朝廷看不顺眼,或者说没什么才能的,又没什么大错,不到退休年龄的,实在没有办法安排的。翰林院成了首选,要是朝廷再把八股废除了,那翰林院可真就没有什么出头之日,要知道翰林院的人个个都是八股文的高手,反正他们都是闲官,平日里除了院里地事情,就是被邀请道各大书院讲学,传授科举经验了,这要是废除了八股,他们除了谢谢东西。可真就一无是处了。
正经科班出身的官员,尤其是混到朝廷中枢的官员们大多对废除八股表示了反对,想一想,朝廷在这个时候废除八股。将会产生多么大影响,尤其是朝廷对士族开刀之后,又准备向天下的读书人开刀,难道皇帝真的想做孤家寡人不成
没有几个人知道朱影龙下的决心有多大。但是亲近的几个老臣一个都没有开口,早在开封的时候,朱影龙就对手下这帮子老臣子们提到过他对朝廷科举制度的不满。这些他们都知道。但是朱影龙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来要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到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朱影龙,他是要借助自己刚刚砍下来的屠刀。趁血迹还没有干之时再砍上一刀,不等天下缓过气来,将教育改革狠狠地向前跨一大步,这样一记连环勾拳,将大方向定下来,为日后更多、更猛烈的改革铺平道路。
血淋淋的屠刀告诉天下人,没有人能阻拦皇帝亲自推行的改革,谁阻挡,谁地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一旦皇帝下决心要做某一件事,阻拦是不行的,只会激来更大的怒火,因此尽管在庙堂之上,许多人对废除八股都没有开口,他们选择沉默。
废除八股可不是说一句话,下一道旨意那么简单的事情,首先要考虑地事,废除八股之后,朝廷科举该怎么考,考试如果没有一个规矩,那对阅卷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还有考试内容,这才是废除八股的核心内容,是不是还考四书五经如果还是考这些儒家经典地话,那废八股也没什么八股文也不是科举考试地唯一格式,只是到了大明才兴起地,换个别的格式,只要是同样地内容,问题也不大,也就是俗称的“换汤不换药”,相信天下的读书人只会认为朝廷想搞点新意,不会有太大的反对,再者说,要是换个什么考试方式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考的,科举也就没了意义,如果这一点天下的读书人都看不明白的话,那还考什么科举,干脆回家种地好了
取消四书、五经不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那简直就是自杀的行为,搞不准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儒家的实力不在武力上,而在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认知上,这是一种无形的力
也就是俗称人心的力量,朱影龙没有傻到直接去对抗儒家的“愚民”做的实在是太好了,他只能去利用它,并且改变它,所以改革必须从根上做起,正如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一个道理。
经过内阁数天的会议以及多方讨论征求意见,最后还是权衡考虑直接废除八股将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内阁原则上提交了一份同意今后科举不限定作文格式,也就是说,就算是不用八股文的格式,也可用于科举考试,当然也有些限制,比如字数等等,还有考试时间也有所缩短,并增加了大明律的考试,以选择题的模式,并公布了考试办法,还有教育部进入实质性的改革阶段,建立以乡学、县学以及府学到大学的四个等级的国家教育体系,而今后的童生试、乡试将会成为县学到府学以及府学到大学的升级考试,考试合格则入学下一个等级,大学毕业合格方可参加科举,为了不想后世那样限制年龄,学子可以任意跳级,但必须通过一定的考试,就算你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只要通过大学的毕业考试,那么就可参加科举,中国历来就缺少天才,所以不能给天才捆上太多的框框,那么天才也会变成庸才了。
再就是教材,朱影龙根据后世的教材编撰之法,划定了必修教材和选秀教材以及课外辅导教材三个大类,启蒙一类的教材不用太操心,就是增加了算术、绘画、体育等等,童生试后,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必须到府学攻读,当然也可以在家自己攻读,但是课程将会大大的增加,除了儒家的经典之外,法家,算术,地理、天文,音乐,绘画等等都需要涉猎,增设预科考试,不管是必修的,还是选修的都必须及格,否则是不能参加乡试的,乡试不分文理,但必须参加至少五个科目的考试,当然也可以参加更多,选取其中三门主修,两门选修科目最高分相加,就是一个人的乡试成绩,乡试成绩达到标准线,就算是中举了,中举之后,两条出路,一是还是在家攻读,二是去大学读书,去大学读书也有两种办法,一是去参加自己想要进去读书的入学考试,考取了就能进入读书,第二条就是大学录取,只要乡试成绩突出,而大学想要你去读书的话,那就可以免去入学考试,直接进入读书,另外还有高额的奖学金。
gu903();大学毕业时间不限,只要通过了毕业考试,就可以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也可通过难度非常之高的选拔,进入国子监,成为天子门生,只要进入国子监,就等于一只脚踏入了官场的大门,而且入了国子监的人将来的成就未必会比一个通过科举考上状元的差,另外各大学还会开设一些更高的特殊课程,不愿意进入仕途的举子可拜入一些名家为师,出师后一样可获得老师的推荐,入仕或者留校任教,而这些名师都是获得朝廷承认的,具有一定资格,在某些方面有着高深的造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