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就是坎坎坷坷。打打谈谈。就是没有一个结果,后金如果主动撤军的话。察哈尔蒙古势必要反击夺回属于自己地草原和部族,那先前一战就丝毫没有意义了,这也是包括皇太极本人在内后金朝堂都不愿意看到的,这也会是对皇太极的威信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维持现在这样一个相持阶段,实则是令他是进退两难,当然迫切的想要和谈的不仅仅是皇太极,林丹汗同样需要,而不需要的则是大明,对大明来说,这场仗打得越久越对大明有利,倒时候察哈尔蒙古就会被绑在大明的战车上,想要下车恐怕就难了。
不过和谈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后金这这将近大半年内派去了不少官员,但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反而双方地战事冲突死伤达数千人,虽然伤亡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就如同凌迟一般,一刀两刀死不了人,但是几百上千刀下去,那就伤筋动骨了,割足了三千刀人也差不多咽气了,几千人还上不了后金的根基,但是照这样的伤亡速度,不出三年,几万后金精锐就会被活活地给拖死。
作为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君王,皇太极很清楚,大明是想将自己拖死在蒙古草原上,其险恶的用心是何其歹毒,所以就算他不想和,现在也必须和,已经有两次了,前一次是在锦州城下,大明巧夺锦州、大凌河逼迫自己签订
盟,这一次还是大明,逼迫自己又一次与另外一个宿在的后金还弱小,对上大明这条死而不僵地大虫还没有能力啃下,所以必须要消化所得,增强自己的国力,然后再去与大明争霸天下。
和谈使者的身份,多尔衮已经足够了,但是多尔衮一个败军之将领衔和谈,这遭到后金许多贵族大臣们地质疑,也许是这些人目光太短浅,看不出尊敬地金帐可汗地险恶用心,他们不断的给皇太极进言,反对由多尔衮主导与察哈尔蒙古地和谈。
多尔衮得知自己将要肩负与察哈尔蒙古和平谈判的消息也是惊的目瞪口呆,而是在这之前,冷言将朱影龙转述给他的话一字不落的说给他听了,他还没来得及消化这字里行间的真正含义,爱新觉罗德格类和爱新觉罗多铎,一个是他兄长,老十,莽古尔泰的亲兄弟,另一个是他亲爱的弟弟,老十五,两个人联袂而至,在皇太极派来选宣读旨意的太监还没到之前就先来将这个好消息通知给他了。
莽古尔泰的死让德格类认识到了皇太极的残酷,虽然莽古尔泰不是皇太极杀死的,但间接的也是他自己本人的太过于嚣张跋扈,但人死仇灭,皇太极居然在人死了之后还夺了莽古尔泰的封爵,甚至将尸体掘出,鞭尸,这让德格类感到无比的心寒,莽古尔泰一死,德格类的处境就变得艰难起来,都知道皇太极睚眦必报,心狠手辣,斩草除根,德格类是莽古尔泰的亲弟弟,哪怕自己没有那怨恨之心,皇太极都是不会放过德格类,这不是一家人争家产,为了那个至尊的位置,弑父都干的出来
多尔衮还有阿济格和多铎两兄弟帮衬着,德格类却是在众兄弟成了那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为了活下去,也为了自己那一大家子人,德格类把所有的赌注都下在了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多尔衮身上。
按照德格类的想法,自己本来就不招皇太极待见,索性就不待见到底,跟多尔衮一条道走到黑算了,反正自己一个人的话最后下场也比莽古尔泰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德格类这种死缠烂打似的投靠,多尔衮也是伤透了脑际,只能暗地里隐晦的告诉他要跟自己划清界限,也不知道德格类是傻还是笨,就是听不出多尔衮话中那隐含的拒绝之意,他自身都难保,那还保的住一个更加不招皇太极待见的德格类,他要是跟德格类搞在了一起,还不更加让皇太极猜忌,自己又何来出头之日
好在莽古尔泰死了,德格类虽然是他的亲兄弟,不过能力却有限,地位也在众兄弟中除了那些还未成年的,算是垫底的货色,除了也算是努尔哈赤的血脉,有些微薄的战功之外,没什么可取之处,对于德格类往多尔衮府上去的勤的事情,皇太极自然知道的非常清楚,其实若是多尔将德格类回绝了,反而说明多尔衮有异心,如果没有异心,亲兄弟上门哪有不让进的道理况且德格类跟多尔衮又没结什么仇怨而别的兄弟不敢登多尔衮的门,也是怕他猜忌,这也可以理解,只要他多尔衮不是主动的勾搭众兄弟,皇太极就不会去猜忌,反而更加放心,就德格类一个人还翻不了什么大量,皇太极的重点是放在阿济格和多铎两多尔的亲兄弟身上,阿济格自锦州一败后,十分消沉,病魔缠身,已经不堪大用,委他镇守辽阳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到是多铎,虽没有多尔衮的头脑,却是一员大将,还有镶白旗的旗主,手中实力不可小视,这才是皇太极防范的重点。
帝王心思绝对不能用常理来揣度,考虑问题往往都是从常人难以想象的角度,而且还是最被忽视的一些细微细节,不过帝王也不能完人,皇太极虽然对德格类频繁的出入多尔衮府没有什么猜忌,但是对多尔衮的防范却是一时一刻都没有放松,没了牙的老虎它也是老虎,等大将牙长齐了,羽翼丰满就迟了,所以范文程提议多尔衮担任谈判使者,皇太极只是思考了一会儿便同意了,甚至还将德格类划入了谈判名单,担任副使,以及负责沿途的保卫工作。
第二十四卷:周边攻略之
第八章:顺帝之玺四
管有大臣反对,尤其是豪格,知道这一次和谈的一些表达了最强烈的反对,还自荐自己担任这一职务,亲自前往与察哈尔蒙古参加和谈,豪格的心思,皇太极这个做阿玛的如何不清楚,不过他是庶出,除非哲哲日后不能为他诞下男丁,这汗位恐怕还没有人能争过他,不过以豪格的性格,心胸狭隘,非帝王之才,因此皇太极一直都没有立他为继承人。
“阿玛,迎接传国玉玺这样重要的差事怎么能交给十四叔呢,这样是被二伯他们知道了,还以为阿玛百年之后要把大位还给十四叔呢”豪格一急,说话便分不清轻重了,什么词都敢往外面放。
“混账东西,你以为朕就会把这大位传给你吗,而不是你弟弟他们”皇太极恨不得上前给豪格一大耳郭,不过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豪格闻言,顿时脸色变得惨白起来,跪在地上惊恐的不敢出声,再也不敢提那毛遂自荐的事情了。
“儿臣胡言乱语,请阿玛责罚”豪格毕竟大风大浪的过来的,还知道认错。
“行了,你给朕下去好好反省一下,再有这样的话从你口中说出来,朕必重罚”皇太极重重的哼了一声道。
豪格如蒙大赦,赶紧的起身告退。
多尔衮当然不会乖乖的接下命令就去,他给皇太极上了一道折子,说自己是武将,这种谈判的事情,应该让文人去,武将适合上战场,文人的舞台在谈判桌上。自己笨嘴拙舌的,万一脾气一上来,岂不坏了大汗的大事,这谈判特使他是干不来,免得到时候事情搞糟了,还要被罚掉脑袋
皇太极一看,就知道这是多尔衮的推脱之词,可也有三分地道理,谈判不是比武,多尔衮和德格类都是武夫。虽然前者比后者有心机多了,但毕竟术有专攻,而且多尔衮并不熟悉这大半年来后金与察哈尔蒙古之间的秘密谈判过程,真要是让两个人去,那还得从头再来,岂不是费时又费力,想了想,皇太极再下了一道命令,让新任户部的参议索尼担任多尔衮的谈判副手,前往参加与察哈尔蒙古的谈判。
gu903();索尼不仅是大学士希福的侄子。又在北京当过驻明的公使,本身也熟悉蒙古事务,而且还是皇太极最亲信的臣子,担任这个职位那是最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