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1 / 2)

武夫当国 闽南愚客 3818 字 2023-10-17

当即,他也表现出一副谦虚和激动之态,客客气气与蔡锷握了握手,又用诚挚的语气说道:“在下也只是班门弄斧,不过是说了一些异想天开的话,最多是拾松坡将军之牙慧。在下才疏学浅、资质轻薄,能与松坡将军共论军事实属大幸,更不敢与松坡将军并论英雄。”

蔡锷等人在总统府已经有一些时日了,对袁氏众人子弟那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但是他们都普遍的认为袁氏子弟多是傲慢或者无所谓之辈,即便是袁克定为了拉拢支持者先故意显得礼贤下士,那也是为了“礼贤下士”而礼贤下士,简直是一眼可以看破。

然而今天与袁肃初次见面,万万没想到年纪轻轻能够坐拥东直隶八县又兼得淮河两县的“大都督”,不仅一点没有少年得意的猖狂,相反还是如此温和恭谦,颇有古代年少军资的作派。只这一下子,立刻就增进了众人心中的好感。

“哈哈,小袁公子如此过谦,反倒把我们当外人了不是。”蔡锷爽快的笑道。

“不敢,不敢,在下之言断然不敢有冒犯之意。”袁肃连忙说道。

“来来来,先坐下再说。”

寒暄罢了,众人相继落座。蔡锷显得劲头十足,立刻就进入了正题。他没有与袁肃讨论自己一番对国防军事的长篇大论,而是选择更切实际的制式武器这一环节来入手。他先评价了一下袁肃提供的新式武器设计图,但是因为没有见过实际的步枪,所以还不能做过多的断言。简单来说,这支新式步枪从大战略角度确实符合中国目前国情需要,但制式武器不单单是步枪,包括大炮、飞机、重机枪、手榴弹等等,都应该有统一化的联系。

如今这支新式步枪因为太新,许多参数无法确认,是否能真正与其他制式武器建立联系还是未知数。所以要想推广这支新式步枪,那就得尽快生产一批试验枪,进行更详细、更深入的论证和测试。

听完蔡锷的话,袁肃当真有几分心虚,对方不愧是真正的军事家,不仅能把一些复杂的理念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表达的还一针见血。

“松坡将军所言极是,目前在下已经在安排赶工生产一批试验枪,届时还得再劳烦松坡将军参与新式步枪的测验论证。”他语气中带着不遮掩的钦佩,说话时的姿态更显得恭敬。

“什么劳烦不劳烦,蔡锷承蒙大总统不嫌弃,协助国府整顿全军,武器这一块儿亦属于职责所在。倒是还希望小袁公子能多一些心思,尽快落实这些赶工的事。”蔡锷笑着说道。

“一定一定。”

刚刚聊完这件事,门外走来一名侍从官,通知会议室已经准备好,段总长等人稍后即到。于是夏寿康又招呼蔡锷、蒋百里等人前往陆军部会议室,同时顺带邀请袁肃一同前往旁听,并说这是大总统专门吩咐的意思。

袁肃倒是感到很是奇特,没想到自己还能跟着一起去参加陆军部的会议。不过反正这几日也没什么事,跟着一起去说不定还能打听到一些内部消息。

一行人随即起身跟着之前来通报的侍从官,移步来到陆军部的大会议室。

刚走进会议室,就看见会议桌左右已经等候了许多陆军部的高级官员。夏寿康跟在袁肃身边,低声向袁肃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不过这些高级官员并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角色,大多是文职军官,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多权力。唯独在会议桌首端不远的地方站着的一人,却是段祺瑞的得力干将、陆军部次长徐树铮。

----

强烈推荐一部书,李敖的《蒋x介x石评传》,功力相当深厚。

第9章,内部矛盾

蔡锷等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许多官员甚至连一声招呼都不打,也没有人招呼这边落座。会议室的气氛多多少少显得有几分尴尬和生分。夏寿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似是而非的压低声音,招呼袁肃这边先落座。

傅良佐倒是还能有几分圆场的作用,他笑着招呼蔡锷、蒋百里和阎锡山三人落座。

大家彼此之间都没有说话,陆军部的官僚们则偶尔的三三五五交头接耳,全然没有把蔡锷等人放在眼里。袁肃下意识的看了蔡锷一眼,蔡锷依然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并没有任何情绪显露在脸上。

单单眼前这一幕,已经让袁肃心里明白了许多道理。北洋集团是容不得一个人外人在指手画脚,尤其还是一个从云南来的人。他不清楚这是北洋集团排外的习俗,又或者是段祺瑞担心袁世凯会利用蔡锷来夺自己的权。就历史上描述的段祺瑞,理应不会在乎个人荣辱。所以排挤蔡锷还是因为北洋集团内部容不得外人。但到底是什么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论。

又过了一会儿,会议室外传来承启官的呼声:“陆军部段总长到。”

声音刚落,大门外就传来一阵脚步声,段祺瑞个子不算高,整个人又瘦又黑,身上的军服是由以前的旧军服直接改来,已经显出很陈旧的样子。他脸上没有任何好看的表情,走起路来颇有雷烈风行的风范。走进会议室后,他从身后的随员手中取了一些文件,快步又来到会议桌首座,示意众人不必起身行礼。

“时间不等人,毋须多礼。咱们直接进入正题吧。”段祺瑞声音有几分枯乏,就好像从来不带感情说话一样,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此次会议需要讨论的,是关于蔡锷前几天呈交到陆军部整顿北洋全军与中央军的一系列文件,今日段祺瑞专门召开会议,就是要对这一系列文件做出答复。

段祺瑞在宣布进入正题之后,马上便开始讨论蔡锷所提出的一系列方案的可行性。他一开始的语气和态度还算正常,很多事情都逐条逐条的讨论,包括如何规范北洋军军纪、如何加强军队集中管理、裁汰旧式部队等等。其中有几项内容在经过蔡锷一番解释之后,段祺瑞还是表示同意接受。

可是到了后面,随着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尤其是关于团旅级以上军官的重新评核,杜绝结党营私和辞退不合格军官方面,以及关于中央军今后于北洋政府的地位、军费预算等问题,会议室内的气氛一下子就有了明显的改变。

段祺瑞倒是没有急着率先对蔡锷发难,反而是一旁的徐树铮以及其他陆军部官员们,态度很快就变得激烈起来。徐树铮在整个京城飞扬跋扈的气焰早已是众所周知,如今在陆军部自己的地盘上更是狂傲至极,根本就没把蔡锷当作是少将军官,反而更像是上司在教训一个不懂事的新人似的。

“团旅级军官的人事问题,凭什么由你在指手画脚?你说评核就评核?”

“就是,你只是总统府的顾问,军官任免兹事体大,稍有不慎必引起兵心变动。亏你还自诩是什么留学军事的高材生,竟连这一点道理都不懂?”

“评核之事向来都有,有你操心什么劲?”

“即便大总统要另立中央军,如今中央军只九个师番号,就算算上小袁公子三个旅,也远远没有各省陆军番号之多。凭什么中央军的军费预算要占大头?这算什么道理。”

众人驳斥的语气一浪高过一浪,气氛显得异常的激烈和具有攻击性。

袁肃是没有见过蔡锷所呈交上去的那些文件,也不知道文件究竟是什么内容。但是他相信既然蔡锷能提出问题,那就一定会有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然陆军部并非是针对这些文件,而是针对蔡锷这个人,所以不管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官僚都不会买账。

面对陆军部众多军官如此汹涌的质问,蔡锷一开始是有几分疑惑,随即脸色渐渐释然。他没有任何过多的表情,仅仅是耐心的听着众人近乎谩骂的质问。等到所有人把话说的差不多的时候,他这才不疾不徐的开口:“诸位,你们的疑惑我都可以一一解答,但问题是我的解答你们当真可否听得进去。我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你们提出来的这些问题,而是陆军部是否真有决心支持大总统的这次军事改革。”

这番话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在蔡锷呈递给段祺瑞的那几份文件当中,其实早就把很多东西都写的清清楚楚。陆军部这些官僚的质问,一半是根本没有仔细看过他的文件,完全是凭空所想的发问,另外一半则是提出的问题根本与自己所阐述的内容毫无关系。

简单一句话,那就是陆军部不是在质问,而是在横加刁难。

徐树铮冷冷的哼了一声,说道:“蔡松坡,你什么意思,别动不动就把大总统推出来当挡箭牌。我看你就是浪得虚名,根本没了解清楚咱们北洋军的实际情况,就妄加进行所谓的改革,哼,现在反倒还敢问我们起来?”

蔡锷冷笑了两声,他早就料到陆军部这些官员肯定不会轻易跟自己合作,但是这毕竟是中华复兴的大事业,哪怕再困难也要做足所有的尝试。当即,他把心一横,郑重其事的说道:“那好,你们现在都别说话,我把你们刚才质问我的话一个一个来回答。”

随即,他带着几分愠怒的神色,滔滔不绝的开始回答陆军部官员们提出的质问。

整整花了二十多分钟,他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无论是一知半解的问题,还是任意捏造的问题,全部都毫无遗漏的做了解答。他将自己在文件中所撰写的内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做了一遍复述,什么评核、该怎么评核、由谁去评核、评核之后如何安抚部队等等,不仅说的头头是道,而且是毫无缺漏。

至于那些捏造出来的质问,他没有给这些人留一点面子,直接劈头盖脸的一番讽刺,最后又简单一句话让这些人拿文件仔细再看看。

袁肃倒真是没料到,蔡锷不仅有如此之高的军事素养,更是由舌战群儒般的气势。要知道这么多人口多舌杂,单单提出的那些问题就够凌乱的,更别说要记下这些人的问题然后一一来做解答。

gu903();陆军部众官员在听完蔡锷的一番之后,一个个都傻了眼,也有一些人面露羞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