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唱了起来: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
得呀得郎有心,得呀得妹有情,
就好像两角菱,从来不分离呀,
我俩一条心。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
得呀得妹有心,得呀得郎有情,
就好象两角菱,从来不分离呀,
我俩心相印
……
谢三夫人对艺术有着狂热爱好和追求,比谢明来还甚。蜜珠刚唱两句,不同寻常的曲风就把她吸引过去。神色游离,静静地听着歌曲。
蜜珠唱了两段便停了下来,红着脸说道,“奴婢只会这两段,后面的记不起来了。”
因为词里有郎有妹,她的脸红如胭脂。
这是韩莞之前教她唱的,话也是韩莞让她这样说的。打算是,若能见到谢三夫人当然更好,让蜜珠直接唱给她听。若没见到,等到以后需要时唱给谢明来小少年听。
之所以让蜜珠唱,一个是她本身嗓声好,唱的小曲儿动听。还有一个是她从老家逃荒过来,不知道老家到底在哪里。
谢三夫人似才清醒过来。喃喃说道,“太好听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情歌大多缠绵悱恻,却还能唱的如此欢快和别样。这首歌儿,更确且地说,应该是某个地方的小调。你家乡在哪里?”
蜜珠眼里有了迷茫,“家乡的具体名字奴婢也不记得了,只约摸记得离家不远处有山有大湖,湖里有菱角。后来家乡遭了水灾,跟着爹娘姐姐出来逃荒,走散了……”
谢三夫人说了句“可怜见儿的”,又道,“你再唱一遍。”
蜜珠就又唱了一遍。
谢三夫人又让她唱一遍,蜜珠唱了四遍。
蜜珠唱的时候,谢三夫的手指情不自禁地跟着动,有些像前世的打拍子。
之后,谢三夫人要来纸笔,把谱子和歌词记下,笑的眉目舒展。谢明来又誊抄一份,送给韩莞。
谢三夫人从腕上抹下一个虾须镯赏给蜜珠。
太贵重了,蜜珠有些不敢接。
谢三夫人笑道,“给你的,你就收下。这支曲儿我极是喜欢。”
蜜珠高兴地接过。
谢三夫人起身笑道,“长辈让我早些回府,就不打扰你了。都说高手在民间,还真是。若韩娘子以后再听到不一样的好曲子,告诉明来,让他给我带信儿。”
韩莞把他们送到垂花门,看着他们走出院大门,脸色沉下来。
这位谢三夫人身上有不少矛盾点,似乎只有她听音乐或歌曲的时候是她真实的表现。
不能说豪门媳妇就不能喜欢音乐,但她太执着了,又遮遮掩掩。
她嘴里说着谢家长辈和谢明承的好,但当韩莞说自己跟谢家的关系不好时,她的态度是高兴和放松的。虽然只是一闪而过,韩莞也注意到了。明面似劝着韩莞同谢明承合好,实际却不希望他们合好。而且,说“长辈让她早些回府”,意思就是谢家长辈不喜她在韩莞家久呆,也就是谢家长辈不喜韩莞……
谢家大房跟三房没有一文钱的干系,他们又远在千里之外,自己重不重新回谢家关她什么事?
联想到卢氏曾经说过的话,韩莞不得不多想。
明天,得去见见卢氏。
谢三夫人的马车到了一个街口,她让车夫停下,对谢明来说道,“从这里去国子监近,你雇辆马车回吧,我还要去买点东西带回家。”
谢明来不舍道,“我陪娘去买。”
第三百五十七章卢氏死了
谢三夫人嗔笑道,“娘要买些女人用的胭脂水粉,你一个后生小子凑什么热闹。”
谢明来只得下了车,在车窗前嘱咐道,“日头快落了,娘早些回家。”
谢三夫人没掀帘子,“嗯”了一声。
谢明来眼巴巴看着那两辆马车向前驶去,消失在人流中。
他刚想去雇车,迎面而来的一辆车里传来说话声。
“六叔叔,你站在这里干嘛呢?”
是谢二虎,他和大虎从文府回家路过这里。
“六叔叔。”大虎也打着招呼。
谢明来笑道,“你们等等,叔叔给你们买糖炒板栗吃。”
说着,他去旁边买了两小包糖炒板栗,又跑回来从车窗里递给他们。
“谢谢六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