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5(2 / 2)

极品御用闲人 宋默然 2404 字 2023-10-20

gu903();这还得了太学何等的尊崇。那是教习孔孟之道,培养国家栋梁的圣坛,一个不知所谓的武备学堂。岂同能太学并列一个教孙子兵法,一个教四书五经,兵圣孙武岂能同至圣先师孔子并列

王钰诏命一下达,引起朝臣们的激烈反对,就连几位宰相都纷纷上奏,直言皇帝此举不妥当,应该从长计议。王钰似乎铁了心,拒不纳谏,要求从速办理。

文臣们也硬,先是尚书省磨磨蹭蹭,几天都不草拟圣旨。皇帝再三催促,他们才拟旨,可传到了门下省,门下侍中孟昭拒绝在诏书上“副署”,也就是签名。他不签名,这圣旨就不能发到中书省执行,也就不具备法令效应。

王钰接连派近侍到门下省与孟昭沟通,调解,可孟昭坚决拒绝签名。这老人家甚至对皇帝的近侍说,只要他是门下省地长官,这道圣旨就通不过,除非皇帝撤他的职。

皇帝也弄得没有办法,门下省拦了圣旨,宰相拒绝签名,这事情就办不成。大燕立国时改制,就确立了三省互相制衡,互相监督的地位,皇帝的行为也要受到限制,不能为所欲为。现在要通过圣旨,除非就象孟昭说的那样,撤了他地职,改派一个“听话”的大臣去任宰相。

最后,皇帝不得不作出妥协,允诺武备学堂不与太学并列,隶属于兵部,作为兵部地下属机构,与户部的海事院一样。

反对的声音这才小了一些,后来王钰还亲自上阵,对几位重臣解释创立武备学堂地宗旨,对军队建设的重大意义。这样一来,孟昭才在诏书上副署,发到中书省执行。可后来一些文臣一想,不对啊,怎么就让它通过了呢这武备学堂本来就不应该办,培养武夫怎么能和培养官员一样呢增加武举名额,削减文进士名额就已经说不过去了,现在还办武备学堂,别到了哪一天,那些武夫都爬到士大夫们的头上去了吧仔细一想,才发现,圣上用心良苦,先是开出一个文臣们不能接受的条件,然后慢慢“杀价”,最后居然通过了。

反正不管如何,既然圣旨下了,宰相也同意了,这件事情就得执行。兵部接到诏命以后,便挑选废弃不用的城西校场,由户部拔出专款,广盖校舍,置办器械,开始创建京师武备学堂。并开始在军队中挑选优秀人才,充作生员,又向贵族子弟,以及平民百姓中发出招募文告,征求有志从军报国的青年才俊。

一时间,天下习武之人跃跃欲试,互相传诵。这种场面,怎么能少得了文人的杂音这件事情一传出,就有文人写文章,集会,刊印文集,抨击朝政,认为这是倒行逆施,重回武夫掌权的老路子。王钰没有理会,你说你的,我办我的。

事后证明,王钰这个决策是非常英明的。这所大燕最高军校,在他们的首任“校长”朱武的带领下,培养了大批优秀武官,在后来大燕帝国历次对内对外作战中,京师武备学堂的学生,都是军队的中流砥柱。

第十桶第两百九十六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年过后,回京述职领赏的大将们准备回到各自的防区前,王钰告诫他们,不要松懈,不要以为天下太平,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让他们回到防区之后,立即着手准备再次出征,趁着这个机会,把蒙古人彻底打垮。

这次对蒙作战,虽然消灭了蒙古王汗的主力部队,其王子也速该也伏法被诛,可蒙古匪首忽图刺仍然在逃,他不死,蒙古的精神就还在,对于这个人,王钰的想法很明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决不给敌人以东山再起的机会。在几位大将辞别皇帝的时候,王钰送给他们四个字,“除恶务尽”。

大燕兴武三年,国家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经济腾飞,财政收入突破一万万贯。军事强大,四海臣服,天下间敢与中原抗衡者,死的死,逃的逃。大燕帝国周边国家,不是藩属就是友邦,真可谓“汉旗指处,望风逃遁,明犯中华者,虽远必诛。”

如果光是经济军事的强大,那么大燕还称不上是一个强国。在王钰掌权开始,一直到兴武三年这段时期,得益于前朝赵宋以及王钰本人所推行的开明文化政策,允许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存在,大燕的文化也是空前发展。

不论诗歌,辞赋,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较之前代均有长足发展,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这里还有一个趣闻,在书法界,有一派人学的是前朝皇帝宋徵宗的瘦金体,当时就有地方官员向朝廷禀报,说这件事情很不妥当。应该禁止,这难道是在怀念前朝吗

北京的大臣们也同意这种意见,最后报到皇帝那里,王钰却笑说。如果写瘦金体就是怀念前朝。那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我们现在用地都是这种文字,是不是在怀念秦朝的暴政遂不予追究。

正是因为他这种开明的态度。客观上鼓励了这个国家的文化们,敢于抒发不同地见解,不同的学说。不仅仅在俗世。就是宗教界,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佛教,道教,都有不同派系出现,宗教界领袖各抒己见,各领风骚。甚至连极个别朝中大臣,也是其信徒。

但王钰本人不崇信任何宗教。也不鼓励大臣们信仰宗教,因为他担心重蹈宋徵宗不管朝政,成日在后宫炼丹地老路。

不过这个时候,有一种学说开始兴起,这种学说由前宋大臣周敦颐提出。他的两个学生程颢,程颐继承并发扬光大。这种学说。把“理”视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理”这个东西,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地最高准则,所以世人称之为“理学”。

理学的主张,简单的概括,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说,人应该以“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欲望都禁锢起来,不要乱想,不要乱说,更不要乱做。理学由周夫子提出,又程家兄弟发扬光大,到了王钰的大燕朝,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读书人里面,很多都在研究,信奉,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眼下,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读书人,上奏朝廷,要求在科举考试中加入理学地试题,全国推广。这个年轻人叫朱熹,在刚刚过去科兴殿试中,被王钰御笔点中,进士科二甲第三名。

坦白的说,王钰根本不知道这个“理学”是个什么东西,他读过一些理学的学术著作,对他们的学说,抱着部分赞同,大部分不敢芶同的态度。但为什么反对,为什么赞同,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毕竟他是皇帝,不是学者。

但要加入科举考试之中,这就值得商榷了。大燕地科举考试,沿袭宋制,只有两科。进士科和诸科。考试内容,进士科考“经义”,“论”,“策”。经义,就是历代儒家经典,只要你会读得多,背得多,基本上可以通过。

但“论”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就是要你写论文,这些儒家经典你学了,你“知其然”,但你“知其所以然”么这一项内容,要求考生针对典籍,写出自己的见解。死记硬背地人,到了这一项,往往被刷下来。

至于“策”,那更是难上加难了。简单的说,就是政策,对策。你参加科举是为作官,那你得有施政纲领啊,你打算怎么作官呢你对治理这个国家有什么独到的办法呢死读书地人,是绝对通不过这一顶考试的。

这种以“经义”,“论”,“策”取士的办法,其实是王安石最先提出,王钰自己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