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敌当前,你这厮怎还想着什么胡麻油!6遥不禁绝倒。
未时三刻。
薛彤带着数十名部下仍在隘口前后忙碌,而王彦所部的将士们与6遥所部先期到达团柏谷的数百人混编在一处,已经列阵完毕。依托着两边高崖夹峙的地形和木栅,合计五百人的步卒分成三队。前二后一,成品字形排列。每队都组成一个拥有弓弩、枪矛和短兵器的密集方阵,由6遥派出许牧、杨若、费岑三名队主进行指挥。6遥本人带领他的本部骑兵居间策应。
列阵方定,远处便有马蹄声起,几名乌桓斥候骑兵突然从道路的尽头出现。现晋军阵列之后,他们放缓了度,在距离军阵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地方横向行动以观看晋军的虚实。与此同时,他们又出嗷嗷的怪声,在马背上做出种种挥刀砍劈的动作来彰显武勇。
这使得面对乌桓人的步卒阵中一阵骚动,被负责的什长厉声呵斥之后,才又沉静下来。这些骚动的士兵都是祁县世家的私兵,从个体而言,其中数人颇具武勇。但在6遥眼中,他们缺乏必要的纪律约束和战斗配合,只能用乌合之众来形容。
小半个时辰之后,远处响起沉重的脚步声,那是胡人的主力到达。
通常来说,与讲究阵而后战的晋军不同,胡人的步兵通常总是七长八短地拥挤着,无论攻防都显得杂乱无章。但此刻出现在6遥眼前的胡人却显然排出了清楚的队列。他们以三百至四百人为一队,不疾不徐地行军。除了在官道左右两翼的高草地里各安排了一队骑兵散开行进,其余各队都保持良好的间隔,沿着官道顺序向前。行进之中部伍丝毫不乱,远远看去仿佛一条贴着起伏山地蜿蜒前进的巨蟒,腾腾的杀气扑面而来。
胡人的兵马在距离晋军三百步左右时停止前进。随即向两翼延伸开去,一直到与高地相连。数千人的军阵横列,枪戟如林,人如虎,马如龙,令晋军稀少的兵马相形失色。
而在中军处,取代原冠军大将军乔晞军旗的,是一面简简单单的旗帜,其上并无官职,只有一个笔墨淋漓的“石”字。
继乔晞之后迅掌握指挥权的,乃是一个名叫石勒的羯人。仅仅三五日的时间,他就已经整合了由于乔晞战死而四分五裂的匈奴大军。而其行动之间有条不紊,较之于初时那些乱哄哄的杂胡更有天壤之别!
“石勒这厮如此善于治军,今后一定会成为我们的大敌!”6遥叹息道。
胡汉两族数百年来的征战之中,汉人从来不是屈居下风的一方。哪怕是汉末丧乱时,魏武帝仍能长驱辽东,于白狼山一战底定乌桓。可是自本朝混一天下之后,懈于武事、军备废弛,凡有边境冲突,几番被外族所欺。仅余的一点精锐武力,也泰半损失在宗室诸王的内乱之中。以6遥这些年来的见闻,朝廷军中真正多谋擅断、有将帅之才的高阶军官,实在是寥若晨星。
而胡人则不然,他们性格轻生好死,天生就是骁勇的战士,又用游牧、狩猎的习俗来砥砺军事技能。虽然胡人的数量比汉人少得多,可他们拥有远多于汉人的能征惯战之人!以这羯人石勒为例,据说此人起初不过是地位卑微的牧奴罢了,可竟然能应势而起,率领群盗纵横大河南北。而他这几日里既狡且悍的战术水平展示,也令晋军诸将无不深为戒惧。
他转念想想,不禁又叹了口气。
石勒!这个名字给6遥所带来的戒惧其实远远过他人的想象。在6遥的前世里,不需要多么有历史知识,只消是读过科普读物《上下五千年》的人,就多半曾记得这个名字:五胡十六国中后赵的建立者;转战南北二十年,最终跨蹑燕赵,并吞韩魏的一代雄杰;从奴隶开始,最终成为几乎统一整个中国北方的后赵皇帝——石勒。
这样的人物,难道不应该是最后出场的大波士么?出场顺序怕是乱了吧?
6遥摇了摇头,将脑海里突然迸出的奇怪想法赶走。他向身边一名亲兵道:“你去催催薛将军,叫他尽快做好准备!”
******
惊喜地现本书虽然数据平平,但红票委实不少。全赖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螃蟹每日焚香跪拜,祝各位安康。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