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数学物理大神给你审稿?(2 / 2)

然后,他甚至忘了这件事,就继续做粒子数学的研究。

对比试验的数据结果,对粒子能量模型修正,是个非常繁琐的工作。

赵奕很有耐心的一点点的做,赶上国庆假期时间充沛,他在教职工楼的房子里闷了几天,假期结束还是正常上课,空闲就继续做数学模型修正。

十天后终于完成了。

他整理了一下所有的内容,撰写了一篇以粒子边界理论构建出的超对称性理论研究论文,附带还包括粒子形成原理的部分理论。

“完成了!”

“半个多月啊!”

赵奕看着电脑上的几十页研究论文,一种成就感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他没有急着去写英文版论文,而是仔细考虑了一下,干脆把论文投到了国内期刊--

《数学物理期刊》。

《数学物理期刊》创办于1981,是科学院主管、中科院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成为了国际性数学期刊,以其论文的高质量得到了学术认可。

十年前,《数学物理期刊》被评为国内100个杰出学术期刊中数学类的三个杰出期刊之一,国内期刊影响因子数学期刊中排名第一。

虽然比不上国际上的顶级期刊,但影响因子也非常高了。

《数学物理期刊》分为中文版的月刊以及英文版的双月刊。

赵奕干脆投了两份稿件。

按照《数学物理期刊》杂志社的投稿要求,需要自己推荐五到八名审稿人,他干脆填上了几个名字,顺便写上了联系的邮箱,其中包括中科院物理所的张宏志、阮文烨,诺贝尔奖获得者杨镇宁、菲尔兹获得者丘成文,还有南城大学的黄钟。

投稿,发出!

“搞定!”

赵奕长长的伸了个懒腰,浑身上下都感到了轻松。

很快。

《数学物理期刊》的编辑部就不轻松了。

编辑部二组的钟霖是个资深的审稿编辑,他对数学、物理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因为长期从事数学、物理专业研究审稿工作,论起专业领域的理解,肯定不如专业的研究人员,但在知识的全面性上,他自认为是最顶级的。

这天傍晚,钟霖做完了一部分排版工作,看看时间就准备下班了,但还是习惯性地打开收稿邮箱,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稿件,马上被一个复杂的标题吸引住了。

“粒子边界理论构建超对称性分析?什么东西?”钟霖看了半天标题,只是知道超对称性是什么,粒子边界理论似乎有点熟悉,但一时间想不起来。

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数学还是物理?”

在点击进入邮件详情后,他发现标注的是‘数学分类’,顿时感觉有些奇怪,印象里超对称性是物理的内容,然后他发现了更奇怪的事情。

推荐审稿人上写着杨镇宁和邱成文?

“这是在搞笑吧?数学物理大神给你审稿?”钟霖都差点直接删掉了邮件,点开投稿人信息时,才明白是发生了大事。

“赵奕,燕华大学数学教授、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科研方向是生物科学?”

“22岁……”

“E-ail地址是……”

“不会是那个赵奕吧!”

钟霖猛地瞪大了眼睛,第一时间忍不住高喊一声,“你们快来看看?这个赵奕是不是那个赵奕?”

呼啦啦……

一大群人围了过来。

他们开始针对资料仔细的分析,后来上级干脆打了邮箱留下的电话,就听到对面传来个女声,“谁啊?”

“赵奕?不是,你打错了吧?我是钱……你说赵奕给你们投稿,留我的电话?”

“如果有我的电话,应该是吧?”

“对啊!”

“应该没有问题。”

地面的钱虹黑着脸回了几句,放下电话马上打给了赵奕。

赵奕正在操场上跑步,连续闷了十几天,身体都感觉快生锈了,赶紧锻炼一下放松筋骨。

他接到了钱虹的电话,理所当然的说道,“你不是我的助理吗?如果我留自己的电话,怕出问题啊。”

这是考虑的方面。

赵奕发现不能轻易的留下电话,否则电话卡很快就要换掉,电话号码传出去以后,总是有莫名其妙的人打过来,投稿的时候想了一下,干脆就留了钱虹的。

这是当然的。

在他的心里已经把钱虹当成了第一助理。

钱虹听到赵奕说的有些发愣,她还没有把自己定位成所谓的‘助理’,唯一的助理工作只是选修课。

不过……

想想似乎也不错。

钱虹听了赵奕的解释,郁闷的心情倒是舒缓了许多,仔细想想还产生了那么一丝小窃喜。

赵奕留的是她的电话,大概是觉得她比较亲近?肯定是!

另一边。

《数学物理期刊》的编辑部正在热烈的讨论着。

《数学物理期刊》确实是国内最顶级的学术期刊,但也很难受到国际著名学者的稿件,更不用说最顶级的学术研究了,因为顶级的研究往往会投稿到国际顶级杂志。

这也是影响力的问题。

虽然《数学物理期刊》的影响力也算走出了国门,但和顶级期刊还是存在差距,国内出现顶级的研究,一般也会选择国外的杂志进行投稿。

现在能收到赵奕的投稿,真是有些意想不到,更不用说,赵奕的投稿内容,只看标题就非常深奥。

“超对称性问题啊!肯定是一项最顶级的研究!”

“是证实了超对称性?”

“标题是以粒子边界理论进行分析,应该是理论物理的内容。”

“不过肯定也很厉害……”

“那可是赵奕啊!”

《数学物理期刊》编辑部还是很有原则性的,邮件附带的论文并没有当众打开,在确定审稿完成并对外发布前,出于学术论文的保密原则,只有负责的主编以及更高级别的人员,才有资格打开详细的论文进行查看。

钟霖很快把论文发送给了邮件留下的审稿人员的E-ail地址。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按照正常的流程规则,几个审稿人分别做出点评后,再由编辑部的特邀审稿组,对内容进行再次敲定,也就是第二次审稿,并进行格式上的修正,就可以进行发表了。

因为论文是赵奕投递的,推荐的审稿人都是国内乃至国际顶级学者,后面的步骤就都可以省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