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粒子边界理论的第一次革-命(2 / 2)

黄钟是最认真的。

他本来就从事粒子物理研究,数学水平自然不用多说,还做过数论相关的研究,他看到了论文以后,就像是看到了宝藏,一口气看到了凌晨三点,实在熬不住才睡过去。

第二天黄钟带着疲惫给学生们讲课,讲课的时候都有些没精神,但下课回到办公室以后,他马上重新打开了论文页面,精神奕奕的继续研究。

……

三天过去了。

《数学物理期刊》编辑部先后收到了阮文烨、张宏志的回复,阮文烨是干脆没研究,马上就做了回去,张宏志的点评来的实在有些快。

针对一篇晦涩的理论物理研究论文,有着高达几十页的数学构架、证明,包含很多领域的知识,认真研究一个星期时间都不多,三天时间就看完真的惊人。

时间,又过了一周。

编辑部收到了邱成文的邮件,他在点评回复中抱怨写道,“这个审稿真是给我找麻烦,过去的十天时间里,我每天花费六、七个小时在上面,结果还只是了解了大体构架,有些做证明的部分干脆放弃了。”

“以我看过的部分,可以保证是没有问题。”

“这是以粒子边界能量组成,来分析超对称性问题的数学理论研究,从费马子、玻色子的能量素数分布构成,来阐述它们具有对称性的原因。”

“最后还对粒子的形成做了说明,这个是可以比照对撞数据的,我结合一些公开的实验数据做了验证,结果符合论文中的数据描述。”

“到目前,超对称性依旧是物理界的谜团,论文以能量组成的数学描述,来说明对称的原理,并合理的阐述粒子形成之初的对称性,其理论内容已经形成了闭环,发表出去一定会引起轰动。”

邱成文以‘轰动’一词,来预测发表出去的影响力,足以见得对论文内容的看重。

《数学物理期刊》编辑部倒是不惊讶,他们长期从事专业学术审稿,对于赵奕的论文有多大影响力,还是有一定判断能力的,就算没有邱成文的回复,他们也决定论文刊印在下一期中、英文双版杂志上。

编辑部感到惊讶的是,邱成文说的‘每天花费六、七个小时,连续研究了十天’。

十天?

换句话说,邱成文研究了六、七十个小时,才把论文看了个大体,还不是从头到尾详细论证了。

张宏志呢?

三天!

“张宏志的水平可以啊,三天就完成了审稿!比邱大神快了好几倍!”

“果然是物理系的领头人!”

“厉害,厉害!”

具体是什么情况,编辑部的人都有猜测。

邱成文可没有杨镇宁的年纪,他的年纪也才上了六十,头脑清醒、精力也不差,能拿到菲尔兹奖,物理上还有所成就,水平肯定是世界顶尖的。

所以张宏志估计都没仔细看稿件,直接就写上了点评。

当然了。

这种事也不能直接说出去,他们邀请张宏志参与审稿,对方也给了回复,到时候就把点评录上去就好了。

时间又过了两天。

编辑部终于接到了杨镇宁的审稿回复消息,他很明确的说,“我没有看完,但看过的部分没问题。”

“粒子能量理论为基础,去破解超对称性问题,只有赵奕才能做,但其内容确实很精彩。”

“完美的数学构架,完美的理论逻辑。”

“我敢断定,马上会有很多人,对粒子边界理论感兴趣。”

“这篇论证超对称性的论文,能称之为‘粒子边界理论的第一次革-命’!”

杨镇宁所说‘第一次革-命’,参照的是弦理论的革-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弦理论并不被看好,爱德华-威腾对弦理论进行拓展,以完美的数学论证、解析,做出了‘超弦理论’,统一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吸引了无数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这就是弦理论的第一次革命。

一门理论物理学科的发展,需要以基础的理论,去证实或包容暂时不能被证明的内容。

‘超弦理论’,统一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自然会吸引无数人关注。

之前粒子的边界理论,只被认为‘开宗立派’的潜力,以边界能量构建的方式,说明粒子的‘无规律性’,说明粒子会消失的原因,以及‘绝对零度无法达到’等问题。

虽然包含的数学逻辑很经典,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其实都可以归结为‘粒子必须不停的运动’上,因为粒子需要不停地运动,才会是的无法达到绝对零度,也使得停止运动就会消散。

现在以粒子边界理论,再证实了超对称性问题,肯定会让粒子边界理论,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学术界也肯定会好奇,“是否粒子边界理论,能用来解答更多的问题,甚至是实现力学的大一统?”

当有更多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参与到粒子边界理论的研究,就可以称作是完成了一次革-命,‘粒子边界理论学派’也不知不觉间形成了。

……

赵奕可没有去思考那么深入,他收到了《数学物理期刊》编辑部消息,说下一期中、英文版本的杂志,都会刊登出他投稿的论文。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以他的名气和影响力,只要论文中不存在直接性的错误,哪怕发表出来没什么意义,也肯定通过编辑部的审核,刊登在下一期的杂志上。

至于发表出来有什么影响……

事实上,他根本没考虑过,因为研究的内容是理论物理,直白来解释,粒子的边界理论暂时无法证明,因为现实中粒子是无法拆分的,有些粒子甚至需要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才能确定是存在过。

粒子的边界理论无法证明,以其为基础做的分析研究,自然也就只是一种理论。

这篇阐述超对称性分析的论文,也只是和爱德华-威腾合作研究多维空间边界问题,中途的一小部分证明。

在完成了超对称性的理论阐述后,粒子能量这一块内容差不多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可以结合构造的数学体系,接下来就是研究粒子被赋予质量的逻辑,再推导多维空间边界,也就是希格斯机制的逻辑。

后者还需要爱德华-威腾的研究内容做补充。

赵奕也有些期待。

虽然说研究的是‘不能被证明的内容’,但以数学方式做深入的解析,到最后也许就真能统一四大力,就算只是理论上做一部分研究,只要研究的内容足够深入,就能推导出一些现实能证明的东西,也许未来有一天,他的理论就能被验证出来。

到时候……

能比的上爱因斯坦?或许会更加有名?

赵奕很快放弃了幻想,而是苦恼的摇了摇头,花费这么多精力在物理研究上,但主要内容都是理论物理,不能被证明的理论是不可能被诺贝尔委员会接受的。

也就是说……

粒子物理的东西研究的再深入,哪怕是完成多维空间边界研究,完成了整套的理论并形成闭环,因为无法被证明,也不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是,系统可是发布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主线任务,该怎么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