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给他送美人,这个就有的讲究了。
在这水乡之中,值得称道的除了才女,便是烟雨行舟中的青楼女子。端王跟其他人不一样,他坚决不收这些青楼之人,只收正正经经出身的采女。
久而久之,就有小官明白了,家里会认字的女人都送过去。
端王也多了几个美人。
他在写给端王妃的信里写道:“都是江南地方官员的女儿,便都安置在芹烹院吧。”
芹烹院是最偏僻的一座院子,端王妃看完后,毫无波动。她甚至在想,你既然已经收了人家的女儿,那对人家好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已经收了人,难道我还能吃醋吗?还能嫉妒她们吗?
未免也太小家子气了。
她坐在那里,拿着信久久没有出声,最后无奈的笑了笑,刚要让人去打扫芹烹院,就见儿子高兴的跑了回来,“阿娘,我们去看妹妹好不好?”
妹妹说的是恭王妃新生的女儿,已经有两个月大了。端王小世子齐长佑很喜欢她。
端王妃难免就有些心疼儿子。因为端王的缘故,恭王妃也对他们并不亲近,她上门一次也就罢了,哪里有日日都去的。
便道:“妹妹还小,每天都要睡很久,等她长大一些,咱们再去找她玩好不好?”
“好。”
见儿子失落的跑远,端王妃心头涌起一股难言的愁闷,索性叫了人套马车,然后回了辅国公府。
她的母亲见她突然回来,还挺惊讶的,“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端王妃摇头,“没有,就是想母亲了,回来看看。”
端王妃母亲却不信,“你是我肚子里面出来的肉,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难道我不知道?”
端王妃就想,你就算是知道了又怎么样?如今我嫁给了端王,父亲都明白告诉我不会帮我,我又能怎么办?
因为辅国公不远不近的态度,所以端王才会去理直气壮地去纳那些女人回府。可这些怎么跟母亲说?
说了也是不孝顺。
她就道:“没什么,只王爷写信回来,说他又纳了几个江南女子,我心里气闷,便到母亲这里来走一走。”
辅国公夫人就宽慰她,“男人纳妾是常有之事,反正端王府里面从不缺的就是这种年貌貌美之人,你又怕什么?就算是纳回来,也不过过几年,就没了声息。你父亲后院这么多人,难道各个都记得?那些老姨娘,他可记不得。”
又道:“正妻之位在,你便没什么担心的。再者说,你是陛下赐婚,端王府的正妃之位必然是你,这是妾室不可动摇的,你若是看着她们烦,挑几个不顺眼的去佛堂里念经,便也都老实了。”
世家贵女,高门大户,这些道理都是自小学的,端王妃没多说话,只是回去的路上却想通了一件事情。
当年,安王妃打掉了安王侍妾里的孩子,她还觉得这个女人傻,这不是把安王往外处推吗?
如今才想明白,她是只在乎了安王妃的身份。而安王妃的身份是陛下赐予的,轻易不会被剥夺,她又有娘家做靠山,便做起事情来无所顾忌。
对于她们这种人家,安王妃才是对的。她想,她不能再这么傻下去了。
父亲有父亲的考虑,端王有端王的道理,那她也该有自己的路才对。
端王在江南的行事自然也进了太子的耳朵,他就摇摇头,对折筠雾道:“如今做事情,越发小家子气。当初年幼的时候,还不这样的。”
人说越长大越是聪慧,可太子瞧着端王是越活越回去了。好好的端王妃你不要,偏偏要那些歪瓜裂枣,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折筠雾却觉得从自己的角度是可以解释一下端王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喜欢殿下,便觉得你做什么都是对的。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帮不上你的忙,心有不安。”
她道:“因为喜欢你,所以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咱们两个人之前,不都是这样的吗?”
折筠雾分析:“我估摸着,端王是觉得端王妃已经喜欢上他,所以愿意为他做这些。那他在外面做什么,在端王的眼里,端王妃定然是乐意之至的,所以,行事越发无所顾忌。”
太子之前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他都是从朝堂的层面去看端王的。现在听折筠雾一说,竟然觉得端王可能就是这样的。
他好笑道:“……你说,他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折筠雾就笑着道:“不是他变成这样了,而是殿下跟这世间的男子有所不同,所以才觉得他变了。”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觉得的。认为只要娶了你,只要让人动了心,那女子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太子就被她夸得挺高兴的,道:“你说的没错。”
他被折筠雾一捧,更觉得自己要做一个好男人。她是这般的信任他,夸耀他,那他更要做得好一点。
折筠雾就发现太子殿下回来得更勤快了,有时候正午要回东宫用膳,还会抽出时间来教导阿昭读书写字。
有一回,她听见他道:“端王这一回出去,怕是回来的时候,他儿子都不认得他了吧。”
折筠雾:“……”
她好笑道:“哪有你这样背后说道人家的。”
不过太子殿下既然有这样的意识,那她肯定是要夸他的,“不过,像殿下这样尽职尽责的父亲已经不多了。”
太子果然很高兴。折筠雾坐在旁边做针线,看着他手把手教导阿昭读书,柔和的笑了笑,然后心里有些心酸。
太子殿下太想当好一个好父亲了。她有时候真的挺心疼他的。
她虽然没有太子殿下那么聪明,但是对于父母之事,她也不是格外在意。
人生在世,多的是不如意。就和太子殿下之前说的一样,他一出生就比别人好,又是储君,若他还觉得这辈子不好,那真是不知足了。
但他话是这么说,却没有她看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