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抓捕你之前,虽然我们找到了许多事实证据,但对你的作案动机,却一直想不通。你父母都是化工厂老工人,你从化工学院毕业后,也进入了化工厂当技术员,不论是周氏集团,或是闫家村,应该都与你没有交叉,你又为何杀死他们但是,直到白远市档案馆三卷丢失的知青档案失而复得,我们迅速锁定档案藏匿者并展开审讯,李彬和康安平案件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面,以相同的逻辑,我们才渐渐联想到你可能的身份。”
见方琳的表情开始发生变化,韩景辉继续说道,“几十年前发生在大山湾公社的一个故事,你一定是知道的。大山湾公社地处白远市的山区,条件非常艰苦,前去插队的知青,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都忍受不了当地的恶劣条件,纷纷想要返城。可在初期,返城的机会很难得,知青们对返城名额的争夺也很激烈。我要说的这个故事,就与知青返城有关。1975年,峪江市教育局想从峪江籍下乡知青中,挑选一批中学教师,其中,白远市大山湾公社被分配了一个数学教师的名额。名额对知青的籍贯、年龄、思想品质、插队表现以及数学能力方面,都做了很高的要求。最终,公社分别从两个不同的生产队中,挑选出了两名符合条件的知青,一个名叫李彬,另一个名叫潘群。”
听到“潘群”这个名字时,方琳的嘴唇又微微抖动了一下,但依旧没有做声。
这时,韩景辉已经熟练地取出两个人的档案,展示给了方琳,“这就是我们从那三卷丢失档案中找到的,李彬和潘群当年的资料。可问题是,名额却只有一个,李彬和潘群,只有一个人可以返城。接着,峪江市教育局便对二人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发现潘群在插队期间,曾有过旷工的不良记录,于是,返城名额便分配给了李彬。可对潘群而言,他自然不会甘心。因潘群一直在生产队食堂做工,了解到一些,当时的公社书记钱同照克扣食堂食材、粮票的行为,因此,潘群借此为要挟,又假以好处,逼迫钱同照与他联手,从李彬手中夺回名额。之后,二人一番计划,在李彬前往峪江市报道的途中,埋伏在山路上的潘群,先是假装与李彬搭话,紧接着,潘群用石块击中了李彬的太阳穴,致使他坠入深崖。此后,在钱同照不但让潘群顶替了李彬的名字,还以公社名义开具了介绍信,让潘群顺利返了城。同时,钱同照又借口潘群意外死亡,销毁了其档案材料,但实际上被销毁的,是真正李彬的材料。就这样,知青潘群完成了身份替换,成为了峪江初级中学的李彬老师,而后,他又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连续被评为一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甚至在从业十几年后,被调入教育局,退休前夕,升任峪江市教育局副局长。可以说,从返城到退休,这个名为李彬,实为潘群的人,始终为当年的替代行为战战兢兢,所以,他一辈子小心谨慎,不争不抢,社会圈干干净净,唯恐惹上什么事端,把之前的罪恶行为牵连出来。好容易熬到安全退休,可他却没想到,该来的还是会来。就在今年初春的一个早晨,他在环湖路晨跑时,被人以同样的方式,杀死在路旁,之后,尸体滚落到土坡下的一个坑洞里。并且,凶手还在尸体旁,洒落了诸多红松松针,而那正是他暗害李彬之时,大山湾山区随处可见的松针。至此,李彬的案件,可以暂时告一个段落了。”
“韩队长,你讲故事水平是越来越高了,文采也好,做刑警队长,是不是有些屈才了我觉得,编剧本才更适合你。”假装不在意,方琳甚至开始嘲讽。
“怎么认为这件事与你无关吗”韩景辉不动声色地反问。
“这还用问吗”方琳反击,“1975年,我还没有出生,怎么会知道这些事什么李彬、潘群,同我又有什么关系”
“尽管这些事发生在多年以前,但你仍旧可以通过他人之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韩景辉平静地说。
“他人之口可笑谁会告诉我这些谁又可能知道这些陈年旧事”方琳不屑地说。
沉稳地看着方琳,韩景辉吐出了一句话,“康宁。”
微微颤动了一下,方琳显出了一丝惊惧。
“不用我说答案了吧告诉你李彬和潘群替换事件的,就是康宁”韩景辉一针见血。
“笑话我与康宁根本不认识你们不要信口雌黄”方琳死咬着不放。
“早料到你不会承认,我早就准备好了。”这时,沈海将自己面前的笔记本电脑翻转了一下,让屏幕正对方琳,继而,他轻轻按动鼠标,很快,屏幕上显示出了钟建明拿着方琳照片让苏醒的康宁辨认的情景:
“康宁,你现在感觉如何”
gu903();“我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