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回杨家(2 / 2)

“记得,回家后不要露出马脚,一定不要让家中女眷知晓你会功夫!”前面的青年不平不缓的说,“还要收了性子,不能太跳脱,读书人就要有读书人的样子。字一定要写好,画,一定要画好,若是有考校功课的,琴棋书画样样都不能差。”

杨九:“……”

一路上,杨源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句话,就怕他露了马脚。

临近汴京的时候,杨源才与他说,家中长辈们什么都好,就是不希望杨九习武。杨家就杨九这么个独苗苗啦,可不能折在战场上。所以这么一根独苗苗,一定不能习武,一定要考科举。

杨源跟杨九说了身份的那年,杨源就回信给杨家了,说杨九在科举上是可造之材,在金陵小小年纪都能考个县试一甲,派个人去金陵查一下就知道。

这封信一回去,大伙儿可是乐坏了。杨家着实经不起折腾了,走科举挺好的,以后能做安闲的官儿,不用去拼命。

反正杨源以前也考中过状元的,杨家的长辈们很是信任杨源,把杨九交给杨源调教。甚至在杨源说行万里路才能学好学问,杨家的人二话不说,压着对杨九这么个独苗苗的期盼,答应等学成后再回杨家。

可这么一拖,竟然就过去了八年。

“一定不要让长辈们伤心,所以不能让他们知道你有功夫。”杨源才说完,又说了一遍。

“源叔,我脚上和手上都带了铅块,放心,走路的步子跟正常人一样沉!”杨九觉得自己的耳朵快起茧子了,赶紧打断杨源。

杨源瞥了杨九一样,“气息不对,普通人的气息哪有这么轻的。”

杨九闭嘴,斜眼看着杨源。当年杨源可是直接就说要不要跟他习武的。大男儿文能上朝堂,武能马背定天下,又被金庸古龙这些老爷子影响了,当然暗搓搓的想学武来一把大侠风。杨源大叔,您既然一直都知道杨家的长辈们不希望习武,当初怎么就不提醒一声呢!

他心里默默的吐槽了一把。

不得不说,这些年跟杨源在一起,自个儿的心性都变得跳脱了。真如十六岁的少年一般。

看着杨九闭嘴,杨源又开始碎碎念,“普通人走路的姿势,跟习武的人走路的姿势也不一样,你这一点也要记住。家中的长辈都是沙场老手,只要一个破绽就能知道你是不是习武了。你若是露了破绽,反正往后我肯定是不敢教你的了!”

杨九翻了个白眼,他心中自然知道,是以……您老能不能不继续碎碎念了,他真的知道了。他不知道比别人多好几倍珍惜习武呐。

看到杨九骑在马上蔫蔫的,杨源才点点头。“这样子就对了,一个读书人舟车劳顿的,精神头还那么好就怪了!要是精神头太好,总显得有几分不对……”

杨九只觉得双耳真真磨出了茧子,贼兮兮的说道:“前些日子大伯母来信与我,说源叔老大不小的,该说们亲事了。”

杨源的话立马就停了下来,回头看杨九,“小孩子一个,什么说亲不说亲的。你先把你会武的事情掩藏好。”

“二伯母说你都三十好几,再不说亲就没好姑娘了。”

“杨九,你真的赢了,以后不许再提这事。”杨源愤恨,这么些年,杨九怎么越养越歪,当年那个沉着冷静,心思缜密的杨九呢?现在怎么越来越能跟他斗嘴了。

“有这么一个师傅,做徒弟的自然不能好,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杨源就是个话唠加毒舌,还是个喜欢捉弄他的话唠,他要是不毒舍点,着实对不起杨源这些年的教导。

杨源看着杨九嬉皮笑脸的样子,心中大叹,果然自己又养歪了一个。这样不好,不好。

“到府了,咱们进去吧!”两匹马停在一栋气势恢宏的宅院大门门口。

杨九下马,扬起脖子,早已经对这书信来往已久的杨家伯母,婶子,姑姑,姊妹的好奇已久。

朱红色的大门早已经敞开,门口没人,却能从大门内听到嘿嘿哈哈的声音。是一群少年习武的声音。

杨门也就剩下一群寡妇,就算白日里有人听到宅院里传来的习武声,也不会去管,只会说一声杨家不愧是将门。

杨家的牌匾是太宗亲题的,这北齐的皇帝,见了杨家的人,都要礼让三分。

这杨家的大门口,其实并不如那些勋贵世家的华丽,只是那一股子从军队里养出来的肃杀,连杨家的大门口都染了些,自然就比其他勋贵人家气势恢宏。

那杨家的人,半个月前便得了杨源的音信,说是一个月后返回汴京,杨家的人掐着日子,便算着是这几日,又担心杨九未曾回过家,不知是白天回,还是晚上回,回来的时候大门若是关着,又如何显得对杨九的重视,那大门便就那么全天开着了。

杨九看到杨家的大门,心中感慨万千。八年前他还在为生计,为考科举做人上人拼搏努力,现在不用拼搏已然是人上人。身份变化悬殊,任谁都未曾想过。

“愣着做什么,先进去吧,我估摸着他们正在训练那群小子呢。”杨源脸上带着和煦亲切的笑容,眼中透着丝丝的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