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英一把揪住往出走的许向华:“二哥,先别忙走,这肉是咋来的?村里有人打着大野物啦?咱家分了多少?”
许向华甩了下胳膊,挣开许英揪住他衣袖的手,不耐烦,冷硬的说道:“不知道!”扭身便走了出去。
被驳了面子的许英,追了出来,只瞧见许向华大步拐出了院门,气的不顾旁边几家邻居好奇的眼神,破口大骂:“作死的东西!就是一条又臭又硬的蠢蛮牛!怪不得连自家老娘都不待见,啥也不知道,话都不会说,活该当一辈子老农民!泥腿子!”
骂完解气后,回屋看见柜上的那块肉,心里又开始抓心挠肺的痒痒了起来,也不知家里还剩下多少?一时间,在走三十里路回乡下和更多的肉之间剧烈的挣扎了起来。
许向华出了张家后,才有心思打量起久远记忆中的县城,六十年代初的县城,房屋虽说都是又低又矮,不过也要比下面村镇要强很多,大部分都是砖木结构,也有少量的茅草屋,当然了砖瓦房和二层小楼也是有的,只是数目非常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道路也不是像后世那样的柏油马路,而是用煤碴,石子之类铺的,凹凸不平,尘土飞扬,到处都是灰扑扑的。
路上的行人虽说衣着打扮比乡下的社员们整齐一些,补丁少一些,但也相差不了多少,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或面黄肌瘦,脸带菜色或是白白胖胖,像个发面包子(饿的浮肿的)。
时侯不早了,许向华的肚子也是饿的咕咕叫,找了个背人的墙角,从空间里偷渡了个苹果,稍垫了一下,便朝记忆中位于火车站旁边的银杏巷走去。
这年月,国家物资极度贫乏,严禁倒买倒卖,私下交易。但是,在极度的饥饿下,铤而走险的人不在少数,黑市就成了大家心知肚明的场所,有的在街头巷尾交易,有的在树下桥头,而火车站旁的银杏巷便是本地人都知道的一处最大的黑市所在。
对于黑市,上面也是严厉打击的,抓住后,便是连钱带物一率罚没,说不定人还得进去关几天,但是上有对政策,下有对策,中国几千年来,从来不会缺少聪明人,你比如说白天谈妥生意,晚上交易物资。
在这严重饥荒的年月,县城里的供应根本就不够,还处处都要票据,即使手里钱,也没粮食给你买,任你钱再多,也没辙。
黑市里的粮票都炒到了二三块钱一斤,大米,白面,鸡蛋也是同样的二三块一斤,就这也是有价无市,这年月能捣腾些粗粮,都是十足的好运气了。
许向华到了银杏巷,没拿出什么扎眼的东西,只往麻袋里装了二十来个红薯和两个大南瓜。
银杏巷里有不少人到处晃悠,分散在各处,小心谨慎的东张西望,谁也不搭理谁,偶尔有那么两三个人接头说了一两句话,掉头就走,巷口还有几个人探头探脑,一看便是望风的角色。
许向华靠着墙边刚站定,便有一个三十来穿着旧的深蓝中山装男子凑了过来,压低声说道:“大兄弟,第一次来银杏巷吧,你这袋子里是吃的吧,不管粗粮,细粮我都要,拿东西,钱,票和你换。”
许向华心说这人口气好大,开口道:“你是?”
男子贼眉鼠眼的瞟了瞟四周,小声道:“大兄弟,我叫马四彪,认识的人都称呼声四哥,是在这银杏巷长大的,常来这的人都知道我。”
许向华心知这是碰上地头蛇了,马四彪,这名字好熟悉。许向华仔细想了想,便知道这人是谁了,前世这货在九十年代,可是县里的名人,第一个盖起小别墅和有私家车的牛人呐。
许向华也压低声道:“我这有两个南瓜和二十来个红薯,你怎么换?”
马四彪打开袋子瞅了一眼,双手拎起来惦了惦,说道:“大兄弟,这些东西大概有五十斤,咱第一次打交道,我给你个高价算四毛钱一斤,咋样?”
许向华假装犹豫了一下,说道:“行,不过你得给我整二斤粮票。”
马四彪利落的给许向华点了十五块钱,二斤粮票,把麻袋里的东西倒到他自己的麻袋里,笑道:“成,哥们,下次卖东西,再来找我,我家就在巷头门朝西倒数第四家,门口有颗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