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iquxsw.cc,北美大唐 !
此时的唐人实际上也在因为一件美国的事情而感到烦心。
国政院秘书长办公室中,苏良兴接见了交通部长鲍迅以及铁路总公司的总经理徐杰绪。身为秘书长,苏良兴的主要工作还是协调国政院的各项工作的,真正把握施政方针的,还是大权总揽的总统。不过总统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都要过问,一些问题就直接交给秘书长和部长们去做了。
苏良兴接见两人是临时成行的,一个突发的事件使得他不得不叫来两人商讨一下对策,然后再呈报给白南。
事情的起因其实非常简单,大唐从建国以来就把修建铁路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略。从最早的海岸线铁路到之后的洛奥线,大唐修建铁路不遗余力。同时,大唐还积极地将铁路输出到其他国家。美国是世界上除大唐以外,第一个拥有铁路的国家,铁路对于美国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大唐现在主要的铁路线还是那条洛奥线,之后大唐铁总又从新奥市(新奥尔良)往东一直修到了佛州首府新杭市(杰克逊维尔)。大唐开发内陆地区的热情提高,两条横贯线铁路在大唐境内的部分都修好了。
北横贯线铁路姑且不论,整个另一位面中的加拿大地区,此时大唐仅有极少量的移民在这里,少量开垦土地,捕猎动物获取皮毛,然后就开采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矿产,虽然修建铁路的价值并不高,但是大唐执行的是先铺路,后发展的策略。从温哥华到凯城(卡尔加里),到新陕(里贾纳)、温伯市(温尼伯),再到雷湾市,这条铁路线上只有寥寥四五个城镇,算是主要维持大唐在此地的存在感了。
中横贯线铁路预计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仅次于南横贯线铁路重要性的铁路干线,这条铁路现在已经完成了从大唐西海岸到东部边境线的修建工程,从珈州旧金山经盐湖城、丹佛、阚阳(堪萨斯城)直到密西西比河畔的升禄市(圣路易斯)。
以上几个大城市虽然是内陆城市,但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有些甚至已经是人口上万的规模性城市了。在这个时代,欧洲人口上万的城市也算是有些名气的地方了,很多有个两三万人口的城市已经算得上是大城。尽管大唐有着足够的自信,没有哪个国家会打上门来,即便是沿海地区都是极为安全的。但出于居安思危的考虑,大唐还是在一些内陆地区建设了工业区。
如丹佛、阚阳和升禄三地,都是后起的工业城市,特别是升禄,就在密西西比河畔,有着水运和铁路的双重便利性,加上附近还生产煤铁和有色金属,已经被大唐确立为新的工业中心,在此大唐建立了钢铁、化工、机械、汽车、军工等上百家企业,当地的人口也在飞速的增长。
不仅在属于大唐的密西西比河西岸大唐建设频繁,实际上就算是名义上属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东岸,大唐也经常会发起一些越境式的建设。有一些移民故意过河到对岸去建设农场和工厂,反正美国人根本就够不到这里,这个时候美国人最多是在阿巴拉契亚山以东的地区殖民,而在更西部的地区则基本上是无人状态了。
为什么?因为某个以原住民为主的大唐极端民族主义组织使用了生物武器,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规模死亡,现在北美地区单独存在的成部落印第安势力,已经稀有的像是大熊猫了。
其实不仅仅是升禄有越界发展的现象,彭州以北的田纳西地区,唐人也存在殖民的现象。美国人自发的殖民行动是很迟缓的,虽然比另一位面中已经有所加速,得益于大唐技术的输入和印第安人的死绝,但比起大唐每年上百万的人口移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就算是每年渗透进美国属地的大唐移民只有一个零头,那也足够让美国人畏惧了。
也许正是出于各种畏惧和不信任,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当大唐提出修建两条横贯线铁路时,美国人居然拒绝了。这两条分别从雷湾延伸下来经明南市(明尼阿波利斯),到还没有建市的芝加哥,直到东海岸的港口纽约;从升禄向东,穿过荒芜的伊利诺伊、印第安纳、肯塔基等地,最终到沿海港口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
不用鲍迅和徐杰绪陈述,苏良兴都知道这二条铁路对于大唐有多大的重要性。别看大唐现在虽说跟美国保持友好邻邦的关系,但是野心爆棚的大唐政治家们,坚信着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跟大唐一直不睦的英国,手中的加拿大,随时都会不保,大唐只不过还在等待时机。至于名义上跟大唐十分友好的美国,只能说是怀璧其罪了。
毫无疑问,盛产石油、气候温暖、接邻太平洋的珈州,是大唐的龙兴之地,后世的加利福尼亚八千万人口,经济繁荣,可见一斑。而就算如此,美国东部的几个州条件实在太好了。温暖湿润的气候跟华夏故地十分类似,平原土地平坦肥沃,五大湖沿岸和阿巴拉契亚山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不像是华夏故地还有着黄河泛滥等旱涝灾害,这里除了偶尔的飓风以外,几乎就是风调雨顺的。何况此时美国人才四百万,大唐用个十年时间就把这些美国人给排挤干净了,意义性不言而喻。
鲍迅对苏良兴说道:“美国方面拒绝的借口是,我们修建这两条铁路,从铁轨到火车头、车厢,都是使用的大唐产品,而美国人要求修建美国境内铁路的,必须采用他们本国的产品,而美国生产铁路装备的公司,都是我们手把手教出来的,他们现在的产品对我们来说不合格,而且我们要上新的电气列车,美国方面似乎也有意通过这个机会从我们手中要出点好处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