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54(2 / 2)

七十年代京都的火车站还很小很简陋,几辆绿皮火车,简单铺设的月台,到处警惕观察的执勤士兵,组成这个年代的都市气息。

江父掏出提前买到的车票,经过绿军装验过票据和行礼后才到达他们等候车次的月台上。

到了这里,江母拉着江秋月的胳膊东西张望,而后一个包裹严实的手绢塞进了她斜跨的帆布包里。

江秋月诧异了一瞬,伸手进去摸了摸,感觉应该是一沓票和钱,厚厚的卷成一卷。

没等她多想,嘟嘟的鸣笛响起,火车到站了。

哐哐的轨道撞击声渐渐停歇,月台上等车的人们瞬间挤到了一块,大包的行礼扛在黑压压的人头上挤上车。

江夏日手脚快,拎起一个包挤上门,迅速找到车票上的座位占据放行李的空间。他把车窗打开,摆手招呼江父他们把行礼从窗外递进去。

江春华力气大,挤进人群护送江秋月上火车,等几包行礼全部放置妥当后,她人也到了位置上。

江夏日还把装吃的小包单独拎出来让她抱着,等江春华给打来满满一搪瓷杯的热水,他才气喘吁吁地一同下车。

江父江母就站在车窗外,殷殷叮嘱。

江秋月有种过年赶春运的紧迫感,安顿好后笑着朝窗外的他们挥手再见。

短短接触过不长的时间,他们的愧疚补偿和无奈她都看得清楚明白。

时代如此,她会尽量做好为人子女的本分。

哐哐的车轨动作又开始了,火车慢慢启动,越来越快,直到再也看不见车窗里一脸笑容挥手告别的人。

江母眼眶红红的,难受地转过身不再巴望,只是手往衣襟上一拍发现了不对劲。

“志国,你看……”江母哽咽的声音让江父和江家老大老二连忙回头。

却见江母手上捧着一块蓝布手绢,里面露出厚厚一沓票子。

“秋月这孩子,我给她准备的她又偷偷塞回来了。”江母忍了多时的泪水滚滚落下。

江父将手绢掩上,闭了闭眼沧桑地叹气,“那是个好孩子,总有一天还会回来的。”说罢扶着哭泣的江母离开。

剩下两个姐弟面面相觑,心底感叹三妹太过朴实,还有点傻。

江秋月傻吗,她不傻,只是无功不受禄罢了。

占了人家的女儿,乖乖去当知青与其说是报还养育恩情,不如说是抓住机会离开江家以免被识破。

在这样的小心思下,如果再拿走江家几口人未来一月的粮票钱财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江母给她的一沓票她只留了一小部分以防万一,其余都塞回去了。

火车启动后,一停一顿的速度搞得江秋月有点晕车,反胃欲吐。她揉了揉额角,还没拿出薄荷糖缓解,从身侧伸过来一只修长有力的大手,小麦色的手臂健康瘦削。

“给你吃。”那人将手心里的桔子糖往前送了送。

江秋月转头看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座位上的小战士已经换成了一个同样身穿草绿色军装的……大男孩。

他的双眼很亮,深邃的像是混血儿,五官立体,板寸的短发清爽有型,二十岁左右的模样。

大手又往前递了递,江秋月再看了他眼,接过那颗水果糖,“谢谢。”

或许他只是看到她晕车难受,给颗水果糖缓解以防她呕吐弄脏了车厢吧。

“不客气。”那人笑笑,冷峻的面容仿佛寒冰乍裂,转瞬即逝。

江秋月在他的注视下剥开薄薄的糖纸,将方正的糖块放入口中,暗道:牙齿真白!

对着镜子,她第一次认真看这世的容貌,果然就像原主的哥姐一样,她长的也像江母。

鹅蛋脸弯月眉杏仁大眼翘鼻子,再加上小巧粉嫩的嘴巴,不是多惊艳的长相,却也属于漂亮的范畴。

脸颊上还有一点处于成长期的婴儿肥,除了脸色有些营养不良的苍白,身上也太瘦,没有多少肉。

身高没量过,估摸着目前有一米六了,二十岁之前还有上涨的空间。

“哟,大美人,吃饭啦。”刘爱英依在门框上,看江秋月对镜梳妆,调侃地喊道。

江秋月放下镜子,笑道,“哪有什么大美人,只是擦些东西护肤罢了,这边风有点大。”

昨天晚上洗脸的时候一抹脸一把灰。

刘爱英眼尖,看到她手上的百雀羚盒子,接过去左看右看有点稀罕。

女知青来到这里穷乡僻壤的,如果没有家里人接济,很少再有机会能弄到在农村稀缺的擦脸油。

她们平时最多买盒蛤蜊油擦脸,秋冬还好,春夏擦上太油了。

江秋月看她实在忍不住跃跃欲试的样子,打开让她试试。

刘爱英摸摸快被吹裂的脸皮子,不好意思地挑起绿豆大小的乳白凝脂,放手心里涂匀后擦在脸颊上。

“清爽,没感到油腻。”她很欣喜地评价。

看了又看蓝底红花的精致小铁盒,刘爱英不舍地还给江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