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2 / 2)

gu903();沈元灏似乎没想到秦王也在这,见礼之后便有些急切地望着他父皇。

沈元灏之所以这么着急,无非是为了王素娘的事。之前他与母妃说定好,待他娶妻之后便能以侧妃之位将素娘纳进府,不想前段时间他母妃不知为何突然变卦,坚决不同意素娘入门,且还放出话来,说往后即便让她入了门,那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侍妾,连侧妃都做不得。

沈元灏在太后那边求过,可惜收效甚微。如今他也只能来寻他父皇了。

皇上见他着急,便让秦王先回去。

秦王立马退下。

踏出大殿之后,秦王又回头多看了一眼,只见二皇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凑到他皇兄跟前了,姿态亲昵,似乎在商议什么事情。他皇兄也是一副慈父做派,不管儿子说什么他都笑盈盈的。

想到远在盐官县且之前莫名其妙受灾的太子,秦王沉沉地叹了一口气。

摊上他皇兄这么一个父皇,太子实在是太委屈了些。他跟皇兄好歹也是一母同胞,怎得皇兄竟丝毫没学会母后一碗水端平的功夫呢?这平衡之道,玩的还不如他好呢。

果真家中还是一个孩子比较好,孩子一多,即便不想生乱也有一堆的乱子。皇兄糊涂啊。

秦王摇头离开,晚上回去的时候不出意外为了儿子的事情又跟王妃吵了一架。

秦王责怪沈元彻在外面胡作非为,什么书都敢印,秦王妃就觉得那书挺好的,觉得秦王分明就是先入为主的抱有偏见,所以才处处看儿子不顺心。

他们一家人因为这件事情也不知吵了多少次了,不过秦王妃有底气,她的底气来源于秦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从前生不出别的儿子,以后就更别想了。秦王妃只撂下一句话:“你若是不喜欢元彻,赶紧跟你那些侧妃小妾们多生几个。今儿正好是个好日子,晚上你直接去后院吧,真生出了个儿子来,我指定头一个去母后那儿报喜。”

秦王妃推推搡搡,嘴里也不饶人:“去啊,现在就给我生去!”

“你这个泼妇!”秦王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人已经直接被推出了门,弄得狼狈不堪。

反正秦王想着,反正他跟王妃也说不了什么道理,所幸如了她的心意,直接去了后院。

秦王妃目送他离开,心里却没有半分惶恐。

她是能生的,所以问题不在他。秦王府除了元彻没有别的子嗣,多半是那人不中用,谅他去得再多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边上伺候的见他们俩吵翻了,也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早些年底下伺候的还跟着劝上两句,现如今就连他们也懒得费这些口舌了。

秦王火气冲冲地进了后院,随意找了个小妾便在她房里歇下了,第二日一早,他便亲自去了书肆查看。

秦王本想让书肆直接把这书给停了,结果到了那儿之后,看着人流如织的书肆,秦王忽然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怀疑。就冲这些人的样子,现在禁书还来得及么?

显然是来不及的。

顾准的这本游记如今已经声名大噪了,外头但凡稍微认得字的都会买上一本过来看看,若是实在买不起,借也要借来读一下,免得众人聚在一块的时候,还听不懂旁人在说些什么。

至于那些商人便更是激进。

这年头虽然也有海禁一说,但是管控的并不严厉。总有那些冒进的趁着机会直接出海了,想要看看书上写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因去的都是商户,朝廷虽然心里有数却没有拦着。倒也有些大臣上书要遏制这种风气,不过皇上对那些奏疏却并未理会。他也想看看,这些出海的人最后能带上什么消息回来。此事朝廷不便做,便只能让民间代为查探了,左右朝廷也不会损失什么东西。

民间有船户出海寻宝一事,李况也说与顾准听了。

顾准万万没想到,他的这本书竟能有如此大的作用,不过能引起这样的变化也不错,顾准也盼着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出海。

海上充满危险,但也有无穷无尽的机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心求财的,如何能拦得住?顾准只看着他们不要太贪心,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就去那等远的不能再远的地方。近点的还是能看一看的,等知道真有了这个地方,再去远些也不迟。

一晃到了年底,第一批新盐被运送到了京城,沈元景这个当朝太子也随团队一道回京。

顾准也过去送送他。

沈元景这个太子颇对顾准胃口,若来日沈元景上位,系统口中那所谓的男主便再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威胁了。是以,临行之前顾准不免多说了两句。

沈元景还以为他舍不得自己,安抚道:“顾兄不必担忧,如今已经到年底,明年乡试过后咱们便可以再京城相见了。”

顾准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想,不过也没有解释,默认了自己舍不得他这件事。

太子离开之后,年关就这么来了。

今年这个年过得比以往任何一个年都要热闹。沈元彻跟苏墨言两个都没有走,直接留在了盐官县,陪着顾准一家度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年。

苏家几次三番催促苏墨言回京,只是苏墨言收到这些信之后却都没有开封,静之不理。至于沈元彻,秦王妃倒是挺想让他回去,可秦王宁愿他在那儿跟着李况多学点东西,叫人带了消息,让他直接留下,好好读几本书。

沈元彻无所谓,在哪儿过年都一样,他也懒得跑路了。

待年节过去之后,在沈元彻的绝望中,李况又开始了授课。

被折磨的日子总是过得格外艰难,沈元彻总觉得度日如年。可顾准却觉得光阴似箭,他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除了他师父教给他的,还有系统让他学的。亏得他有系统空间,如若不然,凭他过目不忘的本事多厉害,也绝对消化不了如此多的知识。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乡试便来了。

第100章押注谁能拿到头名?

大梁的科举制度,源于大宋却又有别于前朝。较之前代科举增设了县试府试,考过了才有秀才功名。又将大宋的省试转成乡试,只是虽有省试,但是各种程序又不同。宋代的省试是礼部试,在京城举行,他们如今的乡试却是在省内开考。鉴于江浙省的治所在临安,所以他们这次的乡试也在临安。

开考的贡院同府试的时候没有什么差别,只在考官上面有些不同,且乡试也要比府试更严格许多。

沈元彻跟苏墨言在临安府不缺住处,顾准则提前给李况交给了廉江州。离乡试还有半个月的功夫,顾准三人便准备启程了。

去得早些,还能在临安府没看看有无文会。若是没有的话,趁着这几天静下心来,多看些书也未尝不可。

三个人里头,只有沈元彻最不情愿提前去的。他这半吊子功夫,实在是有些蹩脚。其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乡试肯定是过不了的,偏偏他父王催着让他考,他也是骑虎难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