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衙门里的人都有不对付的人,入了那个圈子,不得不占队,幸亏宁伯瑾是礼部侍郎,平日言语上多注意些就行,不牵扯进双方龃龉问题便不大。
宁伯瑾听得头大,站起身,指着外边道,“父亲,别让谭侍郎久等了,我们快去瞧瞧吧。”
“……”宁国忠心下叹气,扶不起的阿斗……
第048章一解相思
天气回冷,谭慎衍一身褐色竹纹长袍,长身玉立,阴冷的风拂过他刚硬的面庞,竟又让人觉得冷了几分,宁国忠嘴角噙着淡淡的笑,走进花厅,缓缓道,“不知谭侍郎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花厅墙壁上悬挂了几幅画,仿前朝大师的画作,花厅是待客的场所,象征着府邸的门面,无论字画还是家具,极为匠心独运,听着宁国忠的话,他站起身来,礼貌的回道,“宁老爷说的哪儿的话,是我突然造访冒昧了才是。”
百年世家的宁府,竟然挂着仿作,门面损了。
谭慎衍虽是晚辈,有刑部侍郎的头衔,又有青岩侯世子的身份,官职上理应宁国忠和宁伯瑾向他施礼,不过,他先一步行了晚辈礼,宁国忠心下满意,谭慎衍身份倨傲,若他不行礼,他不好说什么,好在,谭慎衍识趣,见此,他脸色柔和不少,抬手虚扶了一把,温煦道,“谭侍郎太过客气,快快请起,不知谭侍郎有何指教?”
谭慎衍重新落座,举手投足间贵气难挡,宁国忠心下感慨,可惜这等好儿郎没有生在宁府,否则,宁府何愁会被清宁侯和怀恩侯吓得乱了方寸,敛下眉目,笑着唤小厮上茶。
“近日侯府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危机已过,我心里记着和六小姐的承诺,特意来府谢谢她。”若不是有宁樱,他懒得和这帮人虚以为蛇,上辈子宁樱的遭遇有多少是他们推波助澜,他记在心里,眼下不是翻脸的时候,因而简洁明了说了去南山寺路上之事。
宁伯瑾心里有些害怕谭慎衍,刑部大年二十九连夜处置了好些人,年后又揪出一帮朝廷的贪官污吏,许多人都怕被刑部盯上,早先的礼部侍郎便是因为谭慎衍被贬职的,高处不胜寒,他如今算是明白这个道理了,也不知谭慎衍身为刑部侍郎,哪儿来的底气,不怕得罪人没了命?
宁国忠一怔,心里有一番琢磨,暗道宁樱真是有福气的,这等大事竟然被她料中了,换做外人都以为青岩侯府在劫难逃,宁樱从何得知他们会躲过一劫?
不过此刻不是追究的时候,思忖片刻,笑道,“小六不懂京里的事儿,没给谭侍郎添麻烦就好,她是个有福气的,刚回来,老三就升官了。”他想,莫不是谭慎衍为了感激宁樱才拜托礼部侍郎提携宁伯瑾的?要真是这样的话,宁伯瑾进了礼部就和谭慎衍,礼部尚书没有关系了。
说话间,黄氏和宁樱走来进来,黄氏不知谭慎衍所来何事,不过她不是个与人为恶,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小六与我说了南山寺的事情,给谭侍郎添麻烦了,犯不着特意走此一趟。”
谭慎衍站起身,中规中矩的向黄氏施了晚辈礼,黄氏脸色微变,缓缓道,“谭侍郎太过客气了。”
谭慎衍嘴角勾起一抹清浅的笑,阴冷的面庞有了些许暖意,“晚辈应该的。”
宁国忠在边上琢磨出些许苗头来,问宁樱出城遇着谭慎衍回府后怎么不说,言语并无责怪之意,宁樱施礼道,“樱娘觉得并不是什么大事儿故而没说,方才管家说谭侍郎来了,樱娘才想起了,路上和娘说过了。”
她不是宁府的下人,芝麻大点事都会告诉他。
说了会儿话,宁国忠以为谭慎衍想单独和宁樱说几句话,谁知谭慎衍提出告辞,眉目间不冷不热,宁国忠摸不着他的想法,缓缓道,“小六爹的事情多亏有谭侍郎帮忙,感激不尽。”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宁老爷不必相送,晚辈先行告退。”谭慎衍躬身作揖,转过身,冷风拂过,衬得他衣袂飘飘,肩宽腰窄,清朗俊逸,好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宁樱不由得失神。
人走了,宁国忠也没想通透谭慎衍来宁府的目的,看谭慎衍行至走廊拐角又转过身来,似乎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宁国忠呼吸一滞,面上不显山露水,道,“谭侍郎还有事儿?”
“算不得什么大事儿,今早遇着御史台的张御史,他说前两日呈递了关于宁府的折子,外边有人传宁三爷宠妾灭妻,有人陷害三夫人害死三房长子,宁府不经查证,毅然决然将三人送去庄子,十年不闻不问,张御史性子急躁,听说这事儿茶饭不思,派御史台的人查证后,貌似不是捕风捉影,当今皇上惜才,宁老爷乃国之栋梁,照理说对宁老爷的请辞该挽留才是……”说完这句,谭慎衍扭头就走,袍子拂过拐角的褐红色石柱,不见了踪影。
宁国忠愣在原地,沉稳的面颊渐渐突显出浓浓戾气,宁伯瑾害怕的缩了缩脖子,小心翼翼的上前,硬着头皮询问道,“父亲,怎么了?”
“看你母亲做的好事,来人,叫老夫人搬去祠堂为宁府子孙祈福,吃三个月斋戒再出来。”他心里纳闷为何皇上对他的请辞乐见其成,原来是有人在皇上跟前弹劾他的缘故,他可以想象,若不是他主动请辞,皇上会把三房的事儿怪在老夫人头上,继而怪罪于他,别说入内阁,降职都是有可能的。
想到种种,宁国忠觉得他请辞乃再对不过,他在光禄寺多年,如果被降职,一张老脸往哪儿搁?
宁伯瑾不知他为何生气,看管家领命走了,只得安慰道,“父亲,什么话好好说,母亲年事已高,祠堂那种地方如何受得了?”
“闭嘴。”宁国忠哪听得进去他的话,他眼中,是老夫人害得他在皇上跟前失了宠,平日皇上对他算不得恩宠却也不会这般冷情,谁知,都是老夫人做下的,瞥了眼边上不吭声的黄氏和宁樱,对这个平白无故去了庄子十年的儿媳妇,宁国忠心下没有愧疚,黄氏性子泼辣,目下无尘,留在府里只会惹出更多祸端,十年归来,收敛了锋芒,更有大户人家主母的样子,他觉得是好事。
“老三任礼部侍郎,平日有什么事儿你多劝着,别他叫胡来,老三去礼部入职后记得请苟家来府里坐坐,往后是亲家,苟家富贵不显要宁府帮衬的地方多,别生分了。”对苟家这门亲事,宁国忠虽然觉得苟志太过平凡,不过名声是个好的,相识于微的夫妻情分更加珍贵,宁府帮衬苟家一二,便是将苟家牢牢拴在宁府这条船上,往后苟家一飞升天,不会忘记宁府的好。
宁国忠不怀疑黄氏的眼光,哪怕苟家将来平平无奇,有宁府在宁静芸身后当靠山,苟志也不敢做什么,他这般说,是担心黄氏生出别的心思来,宁静芸在落日院闹出来的事儿瞒不过他,宁静芸就是个好高骛远的,对苟家这门亲事不乐意。
为官之人最是注重诚信,宁伯瑾若在宁静芸的亲事上反悔,宁伯瑾还没进礼部,官职也到尽头了。
这时候,外边走来一暗绿色衣裳的婆子,手里端着一个黑漆木的盒子缓缓而来,走近了,屈膝道,“谭侍郎说没什么贵重的礼,给六小姐送了些小玩意。”
宁国忠看了两眼,点了点头,转头看向宁伯瑾,后者讪讪的摸了摸鼻子,不解道,“父亲可是有事情和我说?”他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他已经明白了,年轻时看宁国忠训斥宁伯庸和宁伯信时,他便惴惴不安,生怕有朝一日宁国忠叫他单独去书房问话,一回两回宁国忠都没有喊他的名字,悬着心不上不下时又默默觉得侥幸,这么多年过去了,谁知宁国忠这会儿才转来教训他,懒散半辈子的人,忽然被宁国忠叫去训斥,可想他心里的苦楚。
“来书房,我与你说说礼部的事情,以及你之后该接手的公务。”
宁伯瑾耷拉着耳朵,多看了两眼婆子手里的盒子,叫苦不迭。
宁樱接过盒子并未当即打开,不等她和黄氏回到梧桐院,老夫人搬去祠堂的消息不胫而走,含冤去了庄子十年,没人问过黄氏心里的感受,或者,压根没有人关心,哪怕婷姨娘不是黄氏害死的,在那些人眼中,黄氏也是个恶人,去庄子上是咎由自取,没有人会为黄氏抱不平。
如果不是老夫人阻碍了宁国忠的前程,谁会在意之前的那件事,她抱着盒子,问黄氏道,“娘,您心里气吗?”
“娘气什么,过去的都过去了,真相大白,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莫想太多了。”黄氏声音平静无澜,宁樱却听出了丝不同的意味来,黄氏和老夫人不对付一辈子,中间的恩怨哪是说过去就能过去的。
回到梧桐院,宁静芸身边的丫鬟跪在门口,黄氏在落日院说了那番话后,宁静芸身边的丫鬟婆子全倒戈黄氏,宁静芸脾气暴躁不可捉摸,柔兰伺候她多年,结果差点没了性命,宁静芸的做法叫下边的人心寒,这个丫鬟叫柔月,也是老夫人送到宁静芸身边的,不得不说,老夫人将宁静芸身边的除掉颇费了番心思,不遗余力的送了几个丫鬟婆子到宁静芸身边,结果全被黄氏拿捏住了。
听吴妈妈说,她们刚离开柔月就过来了,不听劝,跪在门口一动不动,吴妈妈问他怎么了也不肯说,“太太看看吧,过来时便眼眶红红的,像是哭过了,五小姐的脾气大,老奴不好打听落日院的事情。”
宁静芸这两日在气头上,将落日院的丫鬟婆子里里外外训斥了一通,半夜落日院皆灯火通明着,不过因为什么,吴妈妈确实不知。
黄氏眉头一皱,面色不善道,“我知道了。”宁静芸的性子再不改正,嫁到苟家可真的是叫人笑话了,不管如何,她都不会再纵容宁静芸下去了。
柔月见着她们,揉了揉发红的眼眶,待黄氏走到跟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太太,五小姐这两日心情不好,您过去劝劝她吧。”
黄氏让吴妈妈将宁静芸看不上的东西全搬走,宁静芸摔了好些茶杯花瓶,吴妈妈走后,宁静芸将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叫到屋里惩戒一通,又打又骂,好些人都遭了秧,本不该她出这个头,她和柔兰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两人一起伺候宁静芸,想着能一起共事,心里欢喜不已,黄氏回来前,宁静芸极好伺候,待身边的人还算温和,黄氏回来后,宁静芸性子暴躁了许多,最近更是变本加厉,她们当下人的没有抱怨的资格,可柔兰昨日挨了打,没有大夫开药,她给柔兰送吃的被宁静芸抓着正着,说要惩治她,她没有法子才来找黄氏寻求庇佑来了,不过,这些都是表面上的,有的事儿她不会光明正大说,如果因为她迂回的告状,黄氏对宁静芸会愈发厌弃,宁静芸彻底失了宠,她们便不用忌讳黄氏了。
在后宅多年,她不是不谙世事一心为主子的丫鬟,她有自己的考量。
“怎么回事?”
柔月抿唇,委屈的掖了掖眼角,哭哭啼啼将落日院发生的事儿说了,中间适当的添油加醋一番,黄氏蹙眉,不为所动道,“你先回去吧,待会我会让大夫过去看看柔兰,至于五小姐,她说什么你们听着就是了,不用理会,但也别以为我是瞎子是聋子,若是有人胆敢在暗地做什么事儿,别怪我不留情面。”
柔月说的大半是实话,这点黄氏深信不疑,然而,一个丫鬟给另一个丫鬟送食怎会被主子抓着?她不是傻子,柔月心底打什么主意她心里明白,目前不是收拾她们的时候,来日方长,会有机会的。
柔月身子一颤,心虚的低下头,诺诺道,“奴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