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1 / 2)

王浩哈哈大笑,“我是有福气。多谢县丞夸奖。县丞比我长,我就叫洪大哥。”

“不敢当。”洪明又笑道:“哈哈,既然王老弟这样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王浩便邀请洪明去王家吃酒,洪明道:“今日我跟王老弟一见如故,我是很想去,只是县令大人不在县城,我不能再离开县城。请王老弟见谅。”

洪明说的是实话。

王浩不再强求,拱手离去。

洪明站在衙门门口,目送王浩背影消失,暗道:日后,王老弟的官职再升一升,与李神医倒是般配。

湘城的春天最是爱下雨,偏偏这几日连着晴天。艳阳高照,天气暖和,人的心情跟着好起来。

王村王族祠堂前,鞭炮声震耳欲聋。王族人众星拱月般围在王浩四周,道喜祝福。

上次祭祖是年三十,这次是二月底,祭祖的理由只有一个便是王浩当了军官,光宗耀祖。

别看王浩只是八品军官,连七品都不是,但是他领的是朝廷俸禄,吃着皇粮,身份彻底改变。

不止是他,便连王族也因此水涨船高,日后外人要是欺负王族,也会忌惮王浩的军官身份,怕王浩寻仇。

祭祖结束后,族人簇拥着王浩、王老头、王志、王亮去王家吃酒宴。

不过三个时辰,李青青带着众女在厨房做出十桌酒菜。

粉蒸肉、红烧鱼、炖整鸡、剁椒排骨、木耳炒肉、炸肉丸子、家常豆腐、清炒小白菜八道菜,主食是炸芝麻油饼、糯米饭,另有酒水、点心。

这酒水、点心是湘月斋和县分铺的掌柜马向南送的。马向南代表马家跟赵秀才、王七、王老头、王浩及王族的两位长非坐在一桌。

赵秀才赵山阳脸上的伤疤已经好了九成,如果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他从去年冬天开始恢复苦读的生活,打算参加科考。

赵山阳十分欢喜,比儿子考中童生还高兴,指着王浩跟王老头道:“我教的弟子当中王浩最是聪慧知礼,老天爷到底不想埋没了他,让他如愿当上军官,也让我如愿终于有了一个当军官的弟子!”

酒宴还没吃完,赵山阳就吃醉了,醉的把坐在身旁的王老头看成王浩,一个劲的拍王老头的肩膀,还大声叫道:“吾有此徒,人生大幸事!”

王老头也喝的有些醉了,拉着赵山阳的衣袖,含糊不清的道:“没有你的教导,就没有我儿王浩的今日。”

赵山阳的家眷也来了。周氏带着小女儿赵玉兰跟刘氏、张氏、李青青等人一桌。

周氏夸奖王浩时,刘氏激动的抹泪,道:“当年家穷,没能让我浩儿继续读书,后来仍是因为家穷,没有银子抵徭役,我浩儿去当兵,我只求我浩儿平安,不求我浩儿大富大贵。我没到我浩儿当了军官!”

刘氏这一生嫁了两次,生了三儿两女。

她第一次所嫁非良人,吃尽苦头,跟夫君和离,跟娘家断绝关系。

第二次嫁给王老头,当时王老头是孤苦伶仃,她与王老头两个命比黄连苦的人走到一起,以后过穷一辈子,没想到老了得了三儿子王浩夫妻的好,有银子花还成了军官的爹娘。

赵长空兄弟跟王志、王亮、李大林一桌。

王族的妇人望向李青青的目光无不羡慕。李青青嫁到王家不到一年,王浩就当了军官,李青青成了军官夫人,妻凭夫贵!

第222章阴差阳错

“村里四人当兵,只有王浩当了军官。王浩真是好命。”

“十里八乡当兵的多了,也就王浩当了军官。”

“我听说王浩去年立军功是杀了朝廷通缉的凶犯。王浩能当军官是拿命换的。”

“几十年前,王五被人说成天孤星克亲人命不好,王五娶了刘氏后命就好了,刘氏给王五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王浩是王五的第一个儿子,现在王浩当了军官,谁敢再说王五命不好?”

“王家不得了。祖坟冒青烟。”

村里没有被请吃酒宴的外姓人站在篱笆墙外看热闹低声议论,这些人望向王族人的目光比以前多了两分敬畏。

有几个外姓人特意去跟被王族人排斥的王照、王求跟前说这件事。

王照、王求早上就听说王浩当上军官的事,根本用不着外姓人通知。这二人没被王家请吃酒席,呆在家里心里正气呢。

“王照,你怎么没去吃酒席?”

“王浩跟你年龄相仿,你们是一起玩着长大的,王浩当了军官,王家没有请你吃酒席?”

几个外姓人故意挖苦,把王照、王求气的想打人。

王照提着竹篮,朝嬉皮笑脸的几个外姓人怒吼一声,“闪开,老子去镇里买盐!”

“生什么气。”

“买盐就买盐,搞的好像去镇里买房。发什么火,有本事去当军官,摆席请全村的人吃酒。”

几个外姓人朝王照的背影呸了一口。

这个王照自从跟媳妇和离后,望向村里小媳妇的目光就色迷迷,甚至有一次还在言语上调戏一个小媳妇。

几个外姓人见王照真的往村口走,就不再跟过去挖苦他。

王求家离王照家不远。

王求心情烦躁,就从后院的地里摘了几斤小葱放进竹篮,提着竹篮去镇里卖小葱,哪知,刚走到一半,不小心扭脚,只能一瘸一拐的回村。

除了王照、王求,还有风氏心情也极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