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的右手握着剑柄,左手拿着剑尖,往山巅的另一个方向走去。
剑秀山的山巅其实占地很大,李玄都只是占据了其中很小的一块,否则也容不下两位剑仙的斗剑,在山巅的东南方向有一方深不见底的巨大水池,占地近百亩,先前所见的瀑布便是发源于此。
水池名为“洗剑池”,李玄都以前不知其意,今天听了徐先生所讲的剑仙故事之后,方才恍然,应是那位剑仙在此隐居时,常常来池畔洗剑,方有了如此名字。
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李玄都来到洗剑池的池畔,整座水池呈椭圆形,静如镜面,水波不兴,一眼望去,清澈见底,仿佛是一块瑰丽碧玉镶嵌在剑秀山上。
李玄都举目远眺,在他的目力极尽之处,可见有一天然形成的山石狭道供池水溢出,飞泄成雪白瀑布。
李玄都深吸一口气,向前跃出,以玄女宗的“素女履霜”之法踏水而行,在池水的水面点出层层涟漪,越是靠近池水的正中位置,就越是可以感受到池水的隐隐流动,平心而论,这里倒是一处练剑的好去处,可以屏息沉入池水之中,既能以冷寒池水淬炼体魄根骨,也可以在水中运剑,锤炼体内气机。只是李玄都第一次来到这儿的时候,剑道已然近乎大成,却是用不着如此行事,所以那时候的他很少踏足此地。
不过今日又是不同,如今的李玄都只有玄元境,大可以借助此地之利,来助自己恢复修为。
李玄都立于池水之上,低头望去。
他的手中所持的曾经名列刀剑评榜眼位置的“人间世”。
此剑乃是一位精通儒、道、佛三教义理的先贤所铸,其所用材料非金非玉,而是取自西方昆仑的一截无名枯木,先是在昆仑山巅玉虚峰上借以如刀罡风将其塑成剑型,后又前往辽东天池,以万年水精滋养其神,最终远赴海外仙岛,寻觅火山,以地底真火淬炼其形。
在剑成之后,这位儒教先贤佩戴此剑行于世间,行教化之事,做过乡村私塾的教书先生,做过权贵之家的西席,做过封疆大吏的师爷书办,也做过富商巨贾的账房先生,后又出而为官,先是从清苦的翰林院编修做起,然后又做了一地县令,宦海沉浮,历任刑部主事、鹿场驿丞、庐陵县丞、巡盐御史、吴州巡抚、荆楚总督等官职,曾经亲自领兵,平定叛乱,晚年时官至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查院左都御史等职。
因为这位先贤的一生都是在红尘俗世之中度过,从未有过出世之举,故而将自己的佩剑定名为“人间世”。他不曾求长生,更不曾证得长生,虽有一身绝顶修为神通,但也如凡人一般生老病死,在其老死之前,因子侄辈中无人可以继承此剑,便将其交予自己的好友保管。
世上所有人都会贪图此剑,唯独他这位好友不会,因为他这位好友手中有刀剑评上位列榜首的“叩天门”。而他当年之所以能铸剑成功,也少不了这位老友的相助,毕竟说起铸剑一道,清微宗才是当之无愧的举世第一。
这位先贤也不是旁人,正是曾经在岭秀山庄留有墨宝的徐世嵩,他的好友则是清微宗的老宗主李道虚。
李道虚从徐世嵩手中接手“人间世”之后,将其放置于海外一座荒僻无人的孤岛之上,四面尽是苍茫大海,且偏离商船往来的航道,罕有人至,算是留待后来有缘之人。
至于这个有缘人,便是后来的李玄都。
当初李玄都之所以能纵横江北河朔之地,固然是因为他自身修为高绝,且擅长与人交手对战,但他手中的“人间世”也是功不可没。
李玄都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握住手中的两截断剑,缓缓沉入冰冷池水之中。
下沉近千余尺之后,终于触底,李玄都抬头向往望去,已是黑沉沉一片,不见半分天光,他屏住一口气息,盘膝入定,以玄门正宗的胎息之法,轻轻“呼吸”。
潭水之中顿时生出无数气泡,凝而不散,向水面浮去。
gu903();“玄微真术”中有“聚势法”,吸星纳月,玄妙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