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钱进的反思与新军制(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935 字 2023-08-10

对于如何建设军队,如何提高战斗力,楚行一直有自己的预案,这些东西,有很多其实早就跟嫂夫人商量好了。

楚行的历史书可不是白读的,其中赵匡胤是怎么建设军队的,李世民是怎么训练士卒的,史书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介绍。

楚行只要根据这些东西,在结合在战场上获取的经验,去实操就可以了。

而钱进也随着跟楚行的交谈,话语之间变得少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自己准备不足。别看先前他嘴炮打的欢实,但是如何打造一支三千人以上的脱离生产的军队,他没想过。

要知道,戚家军旧部,到了他去带的时候,已经都是军户了。

大家日子过得苦兮兮的,如何去训练一支脱产军队呢?

而之前从军的经验,在上一次军队改制的时候,都已经表达完了。

自己家大王,已经完美的避开了上次的缺点和漏洞。

这一次大王准备的很充足,从军训、伙食、武器配备,等一系列都有一定的想法,刚一开始钱进还会说几句,逐渐的只要楚行的想法没问题,钱进就跟着点头。

作为一名赞画,参谋官,钱进觉得他很失败。

在思索间,他钱进想了很多问题,做了许久俘虏的自己,在救民军之中的地位,其实颇为被动。

他心里很清楚,他是刚加入的,虽然楚行作为君主对他颇为礼遇,但是跟其他人都没有过沟通,而且自己在朝廷当了那么多年管,说话经常文绉绉的,他说话人家那群山贼出身的人,压根就听不懂,而对方动不动就开始黑话模式,他也听不懂。

经常,在表达意见的时候,要靠大王这个翻译。

如今的钱进,跟之前可不一样了,他从楚行身上看到了希望,所以他想为救民军出一份力,这才有了这次迫不及待的献言献策。

但是他也看明白了,很多事情,急不来,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钱进想想,他最有价值的地方,并不一定是从大的方略上位楚行出谋划策,楚行能够将救民军打造成今天这个样子,必定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

他真正的价值,其实在于训练士兵,带兵打仗。

他是戚家军的后人,又穷尽心力,研究作战本领,这才是他最大的用处。

只要自己,跟在救民军队伍之中,为大王出谋划策,就能让救民军少吃亏。

他需要在帮衬大王之中,慢慢积累威信和信任,这样才能在救民军之中立足,而不是动不动练兵十万,横扫天下。

自以为是,自吹自擂,莫要忘记,自己当初硬是被一群山贼俘虏的旧事。

这不是丢脸,这是警戒。

此时此刻,楚行与钱进滔滔不绝的说着,钱进的思维却有些发散开来。

他在队伍之中明前的定位是赞画,是参谋,赞画应该做什么?

钱进忽然明白了,他觉得自己这段时间有些飘了,忽视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应该多找情报人员聊一聊,多和百姓聊一聊,很多事并能不应该等大王安排下来再去做。

自己应该去了解敌情,了解地形,道路,这些事情搞清楚了,打仗是一个样子,搞不清楚,打仗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就拿这次来说,大家以为,陈家庄的大地主,就是个普通的土围子。

结果人家训练的乡勇,是土匪改行来的,战斗力彪悍的很,而且有骑卒,有火铳,这一仗打下来,损失战果最后不俗,但是也凭白牺牲了十余个士卒。

这种无意义的损害,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作为赞画,要替大王甄选情报,搜集有意的信息。

此外,还有一条有意义的事情,既然救民军下山已经成为常态,要抢占乡野,那么就要时常面临朝廷的逼迫。

救民军虽然精悍,但是牺牲难以避免。

眼下,朝廷暂时无力反抗,还好一些,大王可以从一些群众基础好的乡村招募士兵,但是在战争阶段肯定是不行的。

既然大王提出了建设救民军的地方组织和训练乡勇,那证明大王是有远见的。但是自己也该给大王提个醒,要降低地方上的独立性,防止救民军和地方的救民军成为两个并行的组织,要可以随时从地方上补充兵员。

只要他们这些常备军强盛了,他们地方上才能过好日子。

而陪王伴驾的这段日子,钱进对楚行的了解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

之前,只是楚行在努力感化自己,想让自己加入到东镇庙中去。

然后听其他人也说过一些大王的趣事,说大王天生皇帝命,谁敢当他老大,一准儿被克死。

后来没有办法,被一群任逼迫,加入了反贼,当了大王。

在钱进看来,像是楚行这种被迫做了贼的,只要有机会,肯定是会接受招安的。

可是追随了楚行一段时间,钱进一点都没有看到招安的可能性。

楚行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人,他要么不做,要么就会做到最好。

他也没有想到,楚行会那么强,别的山贼都大鱼大肉,潇洒人生,他却每天除了处理政务之外,秉烛学习,学到半夜。

不论是官兵带来的困境有多麻烦,多么的让人绝望,他总是乐观,充满必胜的信念。

他总是说,朝廷的兵马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他年纪不大,已经做到了万人之上,可是他一点都不奢靡,穿着普通的衣服,跟最普通的百姓都能混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