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节(1 / 2)

“不对!”郑国终于出声了:“你这里是平原,要想冲击肥地必须在上头筑坝,但是上头离这里太远,只能沟渠,然后取水底泥沙肥田……;还有这里,要有个回弯,才能让上游的水不直流下来……;这边要有个……;那边还要加宽……;这边是……,那边是……。”

羸政本来觉得许义说的挺好的了,结果被郑国挑了好多毛病出来!

而许义也不生气,反而跟郑国争辩:“这里不行,这里四周都是沙土地,若是筑坝肯定需要大量石头,而且还会渗水!这边原来就有水道,扩宽了就是……;这边您老说得对,应该是建个回弯会好一些……是,那边的确是……。”

有的许义同意,有的许义赞同,也有的许义据理力争,俩人争的脸红脖子粗,你一言我一语,跟吵架似的!

把羸政都给吵愣了!

看向李季阳,发现李季阳朝他打了个手势,握拳,竖起了大拇指。

羸政嘴角一弯:这是小阳跟许义说好的了吧?

回头瞅一瞅郑国,老头儿比起刚来那会儿瘟鸡一样蔫头耷拉脑,现在简直就是一只正在战斗的老公鸡!

精神抖索的很!

第268章郑国和许义

等郑国跟许义商量好了,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

那模型上设计的正是后世郑国渠的样子,李季阳闭着眼睛都能背下来的东西,而且比起郑国渠是用夯土建成,李季阳打算用水泥兑石块,让它一万年之后还是那样子,石头万年不腐。

反正系统里多得是石头,不用外头的人工开采,空间里零零一早就准备好了,都是四米见方的大石块。

然后郑国就反应过来了,自己这是被设计了?

但是看到许义身边的模型,老头儿叹了口气。

“郑老不必如此。”嬴政端坐其上道:“若是郑老愿意,以后这段水渠,便命名为郑国渠。”

李季阳惊讶的看向了羸政,他还没说,嬴政就决定叫“郑国渠”了吗?

郑国也惊讶了,因为他看到秦安君的表情不像是事先说好了的,只能是说这是秦国之主自己的意思。

“恭喜郑老!”许义立刻就笑着拱手为礼:“得以留名。”

“以后郑老可就名留千古了。”李季阳却说的比许义更好听。

名留千古吗?

这个吸引力太大了,郑国也有点懵了:“秦王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羸政指着模型道:“将来在这边,也开凿一条水渠,便叫许义渠,如何?”许义听了这话激动的跪地磕头:“谢国主!”

羸政指着的那地方,正好是曾经的义渠,那里曾经是义渠建立郡城的地方,现在已经是秦国的领土了,但是百年过去了,那里依然贫瘠。

羸政想要那里也有水渠的存在,且以许义的名字命名,一个是因为那里毕竟是“义渠”,让当地人有个归属感;另一个则是因为许义。

“谢,国主!”郑国这个老头儿终于服软了,跟在许义身后一起跪拜了羸政一把。

李季阳高兴的代羸政扶起他们俩:“以后秦国的水利就拜托二位了!”

“公子,您应该拜托郑国先生,我就是跟着学一下而已。”许义很是谦虚,他们将秦国的地盘都划拉遍了,才建了两条贯通南北的水渠。

“许义不必如此,老朽也是见过你设计的水渠,在你这个年纪有如此见识,已经很不错了。”郑国严肃认真的道:“以后好好学一学,肯定比现在好。”

“先生可愿意教导义?”许义顺杆爬。

“可也!”郑国摸着胡子会心一笑:“你我共勉。”

“学生许义,拜见先生!”许义立刻跪地行了大礼。

姜内侍一看这情况,立刻就出去准备了拜师需要的束脩,以及吩咐御膳房,准备一下,必须要做最好的吃食!

李季阳代许义送上束脩,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是十挂腊肉,羸政代郑国老先生,给了许义一把标尺。

这个就是古代的那种青铜卡尺,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度量衡尚未统一,这种卡尺也只是一脉相传,也就是师父用什么样的卡尺,徒弟就用那样的卡尺。

弟子拜师,送上挚礼,是应该的;但是礼过重、过轻,都有失中道。孔子在对拜师礼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则。

“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

从那以后,几乎束脩就好像被规定了一样,大家都是给十条腊肉。

只不过姜内侍让人准备的腊肉都是五花三层的那种,块头很大,熏得很好,目测吃个三五年都没问题。

拜师之后,郑国神色更加放开了,老头儿是个技术控,等饭的时候,还拉着许义看模型指点他。

吃饭的时候,李季阳发现了,红烧猪肉,酱炖豆腐,都是软烂的食物,配上牛羊肉泡馍。

这是专门为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准备的啊!

李季阳对此很满意,羸政却是觉得,今天的御膳,怎么这么软啊?

郑国是被许义亲自送回去的,许义第二天就带着家里人去给老头儿请安了,顺便认认门,以后就是当先生一样尊敬了。

李季阳将人送走之后,兴奋不得了:“郑国啊!”

“多亏了小阳。”羸政本来想以武力威胁郑国,不服就弄死!

谁知道李季阳另有安排,竟然让郑国最后臣服了!

“那是!那是!”李季阳得意洋洋:“明天召见谁?”

“张平。”羸政道:“他原本是韩国已逝丞相张开地的独子,张家三代单传,如今他们一家子也来了这里。只是我看不出他哪里有才华,要有也是给韩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