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董,这是..."
当听到刘备亲自带来的情谊和修复青徐关系的决心时,管承不禁动容。
"据我所知,青徐之地尚有些孩童流离失所,对吧?"刘备淡然开口,深邃的眼眸中满是对教育的期待。
管承瞬间捕捉到了刘备的意图。蔡邕和卢植的回归已经让他略有所闻。
果然,只见刘备一脸认真地说道:“我打算把这些孩子们引导到学堂去,让他们受到文字和文化的熏陶。目前,学堂的筹备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了。蔡邕和卢植两位先生正在寻找合适的教师人选,唯一缺少的就是准确的学生名单统计。”说完,他期待地看着管承。
管承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主公可是想先从青徐地区的百姓之中挑选出适合上学的孩子吗?”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刘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刘备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正是如此,我打算在春季时尝试选拔青徐子弟入学,而到了秋季,则将范围扩大至整个中山地区。”这一决策并非刘备一人独断,而是与蔡邕、卢植共同商议得出的结果。
由于目前刘备等人对于如何开办学校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他们决定在上半年先进行摸索。一边摸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一边逐步积累经验,以更好地满足教育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原来如此,高明!"管承顿悟。
随即,他几步倒退,深深施礼:"感谢主公恩泽!几十万青徐人民感恩在心!"
刘备起身将他扶住,诚恳道:"你为我引进了无数人口,无需多礼。"
深知人口对于恢复汉室的至关重要性,刘备心里有数。
"谢过主公的厚待!"话中,管承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明天派人去做一项统计,记录五至十五岁的孩子人数,包括所有孩童。"刘备原本想要将年龄限制在十二岁,但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决定扩大范围,将上限放宽到十五岁。这样一来,可以确保更多的孩子被纳入统计之中,提供更全面的数据。这个决策显示了刘备对于孩子们的关注和重视,以及他对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通过了解这些年龄段的孩子数量,他可以更好地规划教育、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这也体现了刘备作为领导者的担当与智慧。
"统计后,告知于我。"他指示管承。
"遵命!"管承行礼应道。
...
深夜回到郡府,刘备发现蔡邕仍在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