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外,风云突变。
李岩,这位智勇双全的义军领袖,正引领着麾下六万余众,士气高昂地穿过大同的东门与小东门,向北进发,意图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书写新的篇章。然而,他未曾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并辔而行的红娘子,其英姿飒爽与李岩相得益彰,两人正商讨着接下来的战略部署,突然间,前方传来一阵急促而慌乱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与从容。李岩与红娘子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警觉。
只见尘土飞扬中,荆茂成如同疾风骤雨般策马归来,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不安。未及马停稳,他便在马上抱拳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大帅,情况紧急!”
李岩的眉头紧锁,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荆将军,速速道来。”
荆茂成喘息未定,但言语间已透露出事态的严峻:“探马来报,大同以北二十里处,发现了一股庞大的骑兵队伍,正迅速向我军逼近!”
“大队骑兵?”李岩闻言,脸色骤变,他深知在这广袤的北方草原上,骑兵的机动性与战斗力都远非步兵可比,“他们有多少人?”
“确切数字尚不得知,但根据探马所报,至少七八千骑,且皆是精锐之师。”荆茂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般敲击在众人的心上,“探马为避免暴露,未敢靠近,只远远观望便急驰而归。对方行动迅速,此刻距离我军已不足十里!”
话音未落,一阵悠长而急促的号角声自北方响起,如同死神的召唤,穿透了空气,直抵人心。李岩、红娘子与荆茂成不约而同地回头望去,只见北方的地平线上,滚滚烟尘遮天蔽日,与天际相连,形成了一幅令人心悸的末日景象。
“备战!”李岩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传令全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准备迎敌!”
随着李岩的命令下达,整个义军队伍迅速行动起来,原本井然有序的行军队列瞬间转变为严阵以待的战阵。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胜利的渴望。在这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上,他们即将迎来一场生死较量。
言毕,朱传齐在两位詹事的搀扶下,脚步踉跄,几乎是逃离般地离开了城楼,脸上写满了前所未有的惊恐与不安。这位平日里养尊处优的驸马爷,此刻的心境已全然不同,他深知流寇虽众,却尚有章法可循,沈槯将军的智勇足以应对。然而,谈及建奴,他的心中便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建奴之患,非比寻常,其凶残与狡黠,早已让辽阔的辽东之地尽失颜色,沦为了他们的铁蹄之下。
大同知府魏大本见状,心中亦是惊涛骇浪,他颤抖着声音,再次确认道:“驸马爷,您确定……那真的是建奴的骑兵吗?”言语间,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惶恐与不安。
沈槯闻言,目光如炬,语气坚定而沉重:“千真万确,那便是建奴的骑兵。他们如同草原上的狼群,狡猾且凶猛,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方能在这乱世之中,守护这一方安宁。”
沈槯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所有人心中的警钟。城楼上,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而紧张,每个人都意识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悄然逼近,而他们的命运,也将与这场战斗紧密相连。
这支骤然显现于地平线上的骑兵,确凿无疑地是建奴的精锐之师!建奴的摄政王多尔衮与岳托,携带着九万大军——六万建奴八旗的骁勇与三万汉军八旗的辅佐,自盛京浩荡而出,历经半个月的疾行,于三不剌川与八万蒙古铁骑合流,编织成一张庞大的战争网络,随后一分为二,如同两把锋利的刀刃,分别从弥陀山与方山隘口切入,轻易撕裂了长城的防线。
大同城,正饱受陕西义军的围攻之苦,沈槯与张子安深谋远虑,为确保城内安全,已下令沿长城布防的各路驻军全线撤退至大同左卫,殊不知,这一战略调整竟无意中为建奴大军敞开了大门。于是,建奴大军如入无人之境,悄无声息地跨越了长城的天堑,直至其先头部队——那支由两白旗精锐组成的铁骑,已逼近大同以北数十里之遥,城外的义军与城内的官军仍沉浸在一片茫然无知之中。
这支先头铁骑,乃是满清八旗中赫赫有名的两白旗,其领军者,正是摄政王多尔衮的亲兄长,武英郡王阿济格。尽管两白旗在传统上位列下三旗,但在多尔衮掌权之后,其地位与势力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成为了建奴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阿济格此番被任命为先锋大将,无疑是多尔衮刻意栽培之意,旨在让他的兄弟们在征服大明的征途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