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北上 中(1 / 2)

不几日,部队整编完毕,一共六百兵力。

其中李林杨自统一连一百余人为司令部。赵奇带两个连一百五十人为骑马步兵连和骑兵连,枪支齐全,为主力部队。其余三百多人分为四个连,三个连清一色的骑枪马刀骑兵。骑枪和马刀皆为红旗军的制式马刀。一个连赶着大车做辎重兵。

五月的漠北草原仍然寒冷,白天气温只有十来度,夜晚零下好几度。

部队出发的第二天,竟然纷纷扬扬的下起了大雪。

李林杨畅快无比,他实在是太喜欢这种天气了。话说,这些年他在南方,最不适应的就是天气。

早有侦察兵找准了渡河地点,连木排和羊皮浮球都有。此侦察兵大都是前马匪,干这种事非常顺手。

冒着大雪,六百人悄无声息的渡过克鲁伦河。

虽然后勤官李店对后世满洲里(满洲里乃是1901年通火车之后才起的名字。)对面的札拜卡利斯基堡最有兴趣,但打仗却不能那么直接干!

大军在雪原上行军五日,到达第一个目标所在。

毛子自从二十多年前占领了外兴安岭以北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人口却一直不多。这地方环境实在太恶劣了,一年有半年多时间都是冰天雪地,其实就连俄国人也不乐意来这边,因此上沙皇政府就鼓励怂恿哥萨克人来这边升官发财。正经的俄国边境守军数量很少,守边的主力其实哥萨克人或者俄国一些乱七八糟的民族被发配流放到此地,然后聚居形成的木寨子。

呼贝支队对毛子这边的情况其实并不很清楚,但是由于有马匪,实际上应当是世代生活在那边的中国人,民族比较复杂,这些年被俄人不断驱赶,因此逃到了漠北或者小兴安岭沦落成马匪。

现在先遣队里就有很多这样的马匪!除了主力部队之外的三个骑兵连,其实就是两股尚未被呼贝支队收编的马匪和一支已经收编的马匪。

有这么一群马匪提供消息,情报汇聚之后,哥萨克人或者说俄国守军的聚居地就形成了一条“进攻”路线。这条线大致是按照边境划分走向,距离边境大多很近,但也有距离边境上百公里的。

第一个被红旗军袭击的寨堡就是这么一个堡垒,名字大约发音为克伦斯基堡。

“巴特尔!”

“到!司令。”

“今天你打头阵,轮到你报仇了!”

这个巴特尔,要是说起来也很厉害,传说祖上也是赫赫有名,克伦斯基堡所在的山谷几十年前就是他家的领地,几年前被哥萨克人彻底赶出了祖地,沦落成了一支小马匪。

巴特尔不识字不识数,只能大概说明哥萨克人的数量,估摸也就二三十个,加上女人孩子不会超过一百人。

而这又是两年前的情况,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就说不清了。

敌情不明,需要试探一下。巴特尔就打了头阵。太精巧的战术和巴特尔解释不清,总之打不过允许跑回来,但回撤的时候不准冲击主力队伍,否则杀无赦!

当巴特尔杀入山谷,李林杨这才意识到:“大,真大!”

到底不熟悉这边的人文和社会,他根本没有想到山谷是如此开阔。山口都有十里宽,山谷根本看不到头!山谷口的中间孤零零的矗立一座木栅栏寨堡。

几十个人就能占据这么大一条山谷?!

李林杨估计,这条山谷利用起来,养个几万头牛羊都没问题。

巴特尔带领一个连,六七十号马匪冲入山谷,立刻就被哥萨克人发现了。这里太开阔,只有草原,覆盖白雪,青草才刚刚露出芽尖,没有树木遮挡。

李林杨赶紧调整指挥。

“派一个骑兵连,迅速往里面钻,抄后路。快!”

赵奇也发现,此处地形和想象的,或者说没有空间数量概念的巴特尔描述的差别不小。

骑兵连刚出发,只见哥萨克人竟然打开了寨门,呕吼乱叫着冲出三十余骑兵。

李林杨只能说,牛!

老子六百部队,你特么三十多骑兵就敢冲过来!太牛啦!

牛死吧!

“骑兵连,两翼包抄!”

巴特尔一个连七十多人仅仅和哥萨克骑兵打了一个照面,双方都没有用枪,马刀飞舞,血光飞溅,落马十多个,而哥萨克没有损失一人!

是有点本事!

穿透了巴特尔的队形,哥萨克骑兵疯狂的直接冲了过来,挥舞血亮的马刀,继续怪叫!

李林杨毫不动摇:“步兵下马,战列线!”

哥萨克骑兵快,呼贝支队的骑马步兵也不慢,没等哥萨克冲到近前,排枪战列线已经成形。

距离一百多米,哥萨克骑兵勒马,抽枪,开火,一气呵成!

只是嘛,呼贝支队步兵抢先齐射开火!

一百五十条枪,一轮就是七百五十发子弹。

结果,先遣队这边一人未伤,哥萨克那边伤亡十多个。

一下子被打懵的哥萨克拨马就逃,顾不得地上的伤员。

这时候两翼包抄的骑兵已经围了过来。

眼看着就要合围,但是哥萨克骑兵的战马高大,速度明显比蒙古马要快一大截。两个骑兵连包抄,竟然只捞了三四个哥萨克,十多个残余竟然一溜烟的跑回了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