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3K6)(1 / 2)

尊师孔仲尼 役智 1999 字 21天前

 从齐国公宫出来后,宰予与子贡坐在马车上,两个人都长长的出了口气。

他们都没想到,今天面见齐侯的过程,居然能如此顺利。

子贡小声问道:“子我,你小子有一套啊!齐侯都能让你忽悠的团团转!

你这三言两语把他哄得,既答应出钱又答应出力。

看齐侯的意思,你要是真能把阳虎扳倒,他都能当场给你封个大夫!”

宰予闻言,摇头道:“齐国的大夫我可不敢做。”

“为什么?”

宰予闻言,憋了半天,只得回了句:“命中犯克。”

虽然那些古籍的记述也不一定准确。

但宰予心里始终还是绕不过《史记》和《韩非子》里的那句‘宰予不免于田常’。

娘的!这句话也太吓人了。

虽然我这辈子大概率不会重蹈覆辙,但这种事哪里说得准?

万一我又卷进齐国内部的风波,让田常再把我咔嚓了怎么办?

田常本名田恒,汉代时,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所以就把典籍中的恒字全都改成了常。

而他就是如今田氏族长的嫡子,铁打不动的田氏下任族长。

我可没兴趣和他掰手腕,鲁国的阳虎和三桓我都还没搞定呢,哪里有心思和他斗法。

田氏代不代齐和我有半枚刀币的关系吗?

那是人家晏子该操心的事!

说到这里,子贡又有些发愁。

“不过你虽然暂时把齐侯唬住了,但阳虎哪里是那么好扳倒的呢?

现在咱们拿了齐侯的东西,要是办事不利,恐怕就不好交代了吧?”

“有什么好怕的?区区阳虎而已,又不是扳倒三桓,这事儿没那么高难度。

再说了,就算这件事办不成,咱们大不了往晋国赵氏那里一藏。

我还就不信了,齐侯难道还有能耐直接去新绛把我揪出来?

况且这事儿如果办成了,也可以让鲁国的百姓远离刀兵水火,这难道不是仁吗?

如果夫子知道了,他也一定会赞同我的做法。”

子贡闻言,眉头一挑:“你确定夫子会赞同?”

宰予咳嗽了一声:“前提是你别告诉夫子这中间的是非曲直。

总而言之,结果是好的不就行了吗?

你管我是用什么手段做成的呢?

权变!权变你懂不懂是什么意思?”

子贡听了宰予的话,心情十分复杂。

他端木赐,光明磊落的堂堂君子,怎么就能跟着这小子越陷越深呢?

他现在都有些怀疑,宰予当初让他把家业置办在菟裘,是不是一早就算到了这一步。

现在,他的身家性命、名誉损益,都和宰予完成了深度捆绑。

二人可谓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高柴、冉求、申枨这些人虽然名义上是宰予的家臣,但他们如果想要和宰予解绑,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而他端木赐作为合伙人,怎么跑?

一旦公司倒闭了,他和宰予都得被破产清算!

子贡只能长叹一声。

“你小子最好把这事儿办成!你要是办不成,不等夫子开口,我就得先掐死你,然后再伏剑自刎,以谢夫子教导之恩。”

宰予道:“你不要那么悲观嘛!有点志气行不行?我听说,士不可以不弘毅!

你之前要做管仲第二的气势哪里去了?管仲可匡扶桓公行霸道,难道你子贡就不行吗?”

子贡眯眼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宰予朗声道:“汝来为纵,我且作横,横则匡帝,纵则佐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进而一怒则诸侯惧,退而安居则天下熄!

居九重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布万世之达道!

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子贡就算再老道,也不过是个二十岁的小年轻。

宰予这一番话说完,子贡顿时有种血脉贲张,热血沸腾,恨不能拔出腰间佩剑与他大战三百回合的感觉。

他握住宰予的双手,震声问道:“子我,此话当真?!”

宰予见他兴奋的脸都涨红了,憋了半天,只吐了一句。

“反正不假!”

“彼其娘兮!又拿我寻开心是不是?!”

子贡暴怒之下,正准备对准宰予打出一记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

但还没等出招,忽然听见驾车的御者冲他们说道。

“二位君子,我们到了。”

二人只得先下了车,但还未等走近旅舍,便抬头看见旅舍前停着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

车前站着的中年男人气度不凡,而他的身后还跟着几名怀中抱剑一言不发的游侠。

那男人见到他们,先是冲着他们和善的笑了笑,随后缓步上前行礼问道。

“两位君子莫非就是白天帮助了我女儿的人吗?”

“您的女儿?”

宰予上下打量了他华丽的衣着一眼,又望了他身后的马车和那些剑客。

这人怎么看都是非富即贵的人物,他该不会认错人了吧?

我白天救助的那位姑娘,可不像是豪富人家的女儿。

她要是真的显贵,她的父亲又怎么会被治罪呢?

不过宰予还是礼貌性的问了一句:“我的确曾经帮助过一位名叫燕妫的姑娘,您难道就是她的父亲吗?”

中年男人哈哈一笑:“看来我没有找错人。我的女儿告诉我,正是由于你们出手襄助,我手下的门客才不至于遭到国君的杀戮。

我田恒向来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既然二位君子曾有恩于我田氏,那么我自当百倍报偿!一点谢礼聊表敬意,还请您二位不要推辞,一定要收下。”

田恒?

听到这个名字,宰予和子贡的脸色全都变了。

子贡变色,主要还是因为田氏。

天下的明眼人都知道田氏隐隐有鸠占鹊巢取而代之的趋势。

当初吴国的延陵季子来到齐国游历时,就曾规劝晏子明哲保身,交出权柄,退还采邑,以此来避免灾祸。

与晏子同病相怜的晋国贤臣叔向,也曾与晏子私下探讨过两国的局势。

叔向认为公室的衰微已经不可避免,晋国的公室终究会被六卿取代,齐国则会落在田氏手中。

而夫子平日授课时,也曾对学生们提及过在齐国客居时的经历,他老人家每每说到田氏都忍不住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