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能不正宗么!
这会儿现场仅有的几个正经内行,伴奏的乐师们都晕着呢。
弦师老白在省曲艺团工作那么多年了,刚才齐涉江一开嗓子,不用多,两个字就把他给惊到了。行腔吐字不飘不浮,细腻清晰,浑然不像这个行当的新人。
他们几个乐师都下意识地调整起来,一瞬间完成了从齐涉江跟他们的板眼,到他们去贴齐涉江的调。
齐涉江到底学了多久老白不知道,单说嗓子里这韵味,也必须赞一声祖师爷赏饭。就连站在台上的架势,也让他想到两个字:角儿。
唯一一点让老白有些不明白的,齐涉江唱的韵律乍一听有些像穆派梅花大鼓,唱腔好像还有京韵大鼓的影子,文辞也像是《何必西厢》鼓词里头的,但又有些不同之处。
他听过那么多种鼓曲,也听不出来这到底是哪个流派的,总不能是这小伙子自创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是半架空哦,有些设定内容是我捏造、移花接木的,为了爽而已,老读者懂我~
第三章
齐涉江不是专业的大鼓演员,还真没自创过鼓曲。老白之所以听不出来,是因为他刚才唱的那一段,听着有大鼓的影子,但其实根本哪种鼓曲都不是,而是子弟书!
比起鼓曲,他觉得子弟书的唱腔和这首歌更加般配。
子弟书是往日京城八旗子弟里首创的曲艺形式,因此而得名,题材、曲词上比较文雅。
在齐涉江那会儿,会的人就极少极少了,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几乎等同失传。他也是机缘巧合,才从一名没弟子的老艺人那里学来。
子弟书唱腔繁难,那老艺人都不是皆尽掌握,会的都教给齐涉江了。可惜齐涉江还没来得及收徒,就一命呜呼了。
子弟书虽然失传,但它有个别称,叫旧日鼓词。
什么意思呢?这里的鼓词指的就是鼓曲。
后来的京韵大鼓、梨花大鼓、河南坠子等,在创始时继承了部分子弟书的节拍、韵律、曲本和文本,所以子弟书才别称旧日鼓词。
子弟书可以算这些鼓曲的半个前身了,二者之间极有渊源。
鼓曲《何必西厢》原词很多内容,包括唱腔其实就改自子弟书。
——所以,不是齐涉江的唱腔像大鼓,而是大鼓像齐涉江所唱的子弟书!
至于弦师老白所谓穆派大鼓的影子,那就更简单了。
子弟书和鼓曲发展过程中都吸收了戏曲的元素,齐涉江从小就正经坐科学戏的,同一个流派,能没影子么?
到了歌曲末尾,齐涉江又续了两句:稗史观来尽节义,新词填去尽多情!
同样是出自子弟书,到此时他和乐师们好像已经达成了无形中的默契,互相配合,虽然素不相识,但曲本是有定式的。
到了末字,乐器只剩三弦,伴着齐涉江悠然的尾音,圆润清亮的弦音滚滚落下。
老白收手,竟然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看到聚光灯下,齐涉江竟是回头对他们的方向轻轻颔首示意。
老白等人也回以微笑,虽然大家一句话也没交流,却完成了一场漂亮的合作。
演唱会结束,齐涉江本来想去找弦师聊聊天,但被夏李二人拖在后台了,逃不过。
毕竟夏一苇和李敬都对齐涉江的表现很震惊,他们觉得齐涉江的状态简直就像脱胎换骨!
夏一苇出道这么久,她完全可以感受到齐涉江站在舞台上的那种气场,泰然自若。
相比之下,她刚出道那会儿绝对比不上,摸爬滚打好几年后,她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至于涉江的唱功,大鼓演唱她懂得有限,只想着涉江可能是练习过,她更在意的是——这么说亲儿子可能不太好,但涉江以前的表演是没什么灵性的。
但今天,截然不同。
难道这就是一夜之间开窍了?
待到李敬告诉夏一苇,齐涉江是真心想说相声后,夏一苇又懵了一下。
涉江,看出来你喜欢这些曲艺了,但是相声不太适合你吧。夏一苇比较委婉地说,你可以出专辑啊,刚才那几句就唱得很好。
齐涉江反对,那不是我老本行啊。
夏一苇:你入行没半年,老本行是学生吧。
齐涉江:
齐涉江:对,我的意思是,我真心喜欢的事业。
夏一苇连连摆手,你刚刚参加节目时,还说要不靠我自己做个演员,你梦想也变太快了,再说吧。
李敬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更含蓄,那咱们边走边看。
齐涉江听罢,只能道: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日久见人心,今天时间比较晚了,但会有让他们看到的时候。
夏一苇和李敬面面相觑,这孩子样子是很真诚,但他们实在难以想象齐涉江去说相声的样子
夏一苇的演唱会没有官方录制版本发布,有的观众用手机录了些片段放到网上,其中当然也包括夏一苇和齐涉江合唱版的《何必西厢》。
一开始,还全都在复读关山主唱张约的金句,一溜都是:【听完了,长得真好!】
也有齐涉江的粉丝一拥而上,把舞台灯光下的素颜爱豆,从头发丝到眼睫毛,唇色到手指,仔仔细细地夸奖了一个遍。
后来慢慢有人觉出味来了,才弱弱表示:【我怎么觉得,唱得确实不错,这段我觉得很带感啊。】
【我也觉得诶,这段是给整首歌加分的,而且感觉挺正宗的。】
大家毕竟对齐涉江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觉得好听,也还是底气不足。
但是,绝大多数人不懂大鼓,弦师那种内行都认不出这不是大鼓是子弟书,就更拦不住一些半懂不懂的人发言了:【说正宗的笑死人了,这是哪里买的散装唱腔,都听不出来是哪种大鼓了,四不像。】
不过这都是少数,多数人,要么粉黑难辨地表示【老规矩,你们听歌,我舔颜】,要么就是探讨起齐涉江开场前居然又自黑了一把,还捎带上了亲妈。
这怕不是夏一苇给儿子找了个写手,想把他形象扭转吧?
菠萝传媒大楼。
今天的工作是拍写真,有夏一苇的面子在,至少没人为难齐涉江。
对于摄影师来说,这也不是第一次拍齐涉江了,齐涉江在公司最早一套图就是她拍的,她全程见证了齐涉江短短几个月的星途。
正因为不是第一次合作,摄影师已经把齐涉江的特点摸得很清。但是,今天的齐涉江还是让摄影师有些惊讶,整个人好像变了不少。
不是五官上的变化,而是气质上微妙的变化,仿佛整个人沉淀了不少,但绝不是沉下去成了灰尘,神态间反而更有灵气了,盯着镜头看的时候,眼睛亮得吓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