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1 / 2)

两人一前一后往回走,因为已经公开的对象关系,不用像以前隔得两米远了,也就最多一米吧。

穿过橡胶林的时候,许运昌又采了好大一把七里香。

走到女知青宿舍,他把花和她的工具都递给她,问,“明天镇上赶场,你去吗?”

上一次赶场她没去,算下来都有二十天了,的确需要买些东西了。

佟珍珠点头,“去。”

许运昌说,“我也去,那我带你去吧。”

农场没有去镇上的公交车,她也没有自行车,农场女知青有自行车的不多,以前她都是坐孙桂芳或者楚秀兰的自行车,现在孙桂芳因为马上要去昆明上学了,回北京探亲了,楚秀兰也不在农场了。

许运昌有一辆还挺新的自行车,佟珍珠见过好几次。

佟珍珠犹豫了一下,“好吧。”

毕竟他俩现在是对象,要是赶场不一块儿去,也有点说不过去。

第二天上午,佟珍珠刚收拾好,从外面回来的白素云就挤眉弄眼,说,“珍珠姐,高岭之花都在外面等着了,你还不赶紧的去啊!”

佟珍珠笑了笑,转身走出屋子。

果不其然,许运昌推着车子,就站在了宿舍外头的路口。

他今天穿了没有补丁的白衬衫,和笔直的草绿色军裤,有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

佟珍珠走过去,“许运昌,你等了一会儿了?”

许运昌微微一笑,说,“没有,我也是刚到,走吧。”

佟珍珠跳上他的自行车后座,两只手十分小心的抓住了车子边儿。

其实这么坐不太舒服,最舒服的是扯着许运昌的衣服,或者搂着他的腰,可他们不是真对象,是假的,当然不能那么干了。

许运昌骑车子速度很快,下坡竟也不减速,佟珍珠有点紧张,不由自主的抓住了他的衣服。

她正想说让他骑慢一点,许运昌先说话了,“你抓我的衣服就行了。”

佟珍珠一愣,许运昌这话的言外之意,她听明白了,意思是只让她抓衣服,不准搂他的腰呗。

这男人真的是绝了。

佟珍珠是挺犟的一个人,重生了脾气也改不了,她干脆连他的衣服角也不扯了,半是命令的说,“许运昌,这路上不好走,你骑慢点啊!”

许运昌没说话,翘了翘嘴角笑了。

虽然许运昌后来放慢了速度,尤其是下坡的时候,但依然挺快的,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勐罕。

镇街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七月更多的水果上市了,香蕉,芒果,菠萝蜜,苹果,桃子和梨子一篓子一篓子摆得到处都是。

佟珍珠自己掏钱买了芒果和香梨,还买了一兜子丑苹果。

许运昌没买,眼睛专门看着两旁的吃食摊子,看到一家豆腐摊子还兼卖并雅,“佟珍珠,我前几天去村寨跑了那么多次,到处给你找好吃的,你是不是应该请我吃顿饭啊!”

所谓并雅,其实是一种傣族烧烤,只不过不是直接在明火烤,是隔了芭蕉叶子烤的,那次在山坡上,许运昌就是用了这样的办法烤鸡。

但人家摊子上比较专业,有鸡肉,有五花,还有肥瘦相间的牛肉,各种菌子,切成片的茄子等等。

食材事先都用青红辣椒和各种香料腌制好了。

佟珍珠最近的伙食发生了可以说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吃了好东西,只会变得更馋了,她偷偷咽了下口水,点了点头。

“成啊!”

两个人吃了菌菇包烧,吃了烤豆腐,吃了牛肉,还一人啃了一个鸡腿,佟珍珠吃完最后一口饵块饼子,觉得自己有点撑到了。

在集市上买了些水果,两人一起去了供销社。

勐罕供销社不大,但有些东西在别处也买不到,佟珍珠买了海鸥洗发膏,买了肥皂,旧牙刷都炸毛了,牙膏也不多了,又买了牙膏和牙刷。

许运昌也买了一些日用品。

最后俩人一起来到布料柜台。

布匹的种类很少,花色更是少的可怜,不过佟珍珠本来就喜欢素净的颜色,她挑了一块最常见的天蓝色细棉布和深蓝色涤卡布。

准备一身儿衣服。

版纳的天气,一年四季都差不多,一件外套就能过冬了,从下乡到现在,她还没做过新衣服呢。

但她的几件衬衫不但洗得褪色,打了不少补丁了,即便不打补丁的地方,布料也变得有些稀疏了,平时下地干活,尤其是去橡胶林,她都是十分小心的,生怕衣服被树枝刮个口子。

不做新的是不成了。

当然了,也是最近她手头稍微宽绰了一些,以往她买不起布料,主要是因为,二十块的工资,还要给姥爷寄回去一些。

老人家年轻的时候会耍刀,会干泥瓦活儿和木匠活,挺能挣钱,不少钱都是给她买吃的买穿的,上学,买课本买钢笔,还有按时给她零花钱用掉了。

但她下乡那年,老人家得了股骨头坏死,挺严重,干不了活了,也就生活能勉强自理。

许运昌可比他有钱多了,他挑了最贵的料子,一口气给自己扯了两身。

一般知青做衣服,都是从供销社买了布,直接送到不远处的裁缝店,一套衣服手工费也不算贵,也就三块钱左右。

佟珍珠不预备花这份钱,她准备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