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1 / 1)

王一水教授也是豁出去了。小天师呲牙乐了。他选了一个地方,就在王座前,那个巨大的石头桌子,在石头桌子前,摆放上了三只酒盅,虽然是青花瓷的,但是一看就是现代工艺品,崭崭新的东西。放了三个大碗,这次用的还是陶碗,只不过是在当地购买的陶碗。一个碗里装了小米子,一个碗里装了黄豆,一个碗里装了大米。还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装了新鲜的水蜜桃五个,一个盘子里装了红彤彤的大红枣。再往前就是一个现代工艺做成的搪瓷盆子。说实话,现在很少有人用这种东西了,但是小天师就准备了一个这样的盆子在这里。盆子里是甘松、白芷、苍术、独活、蕙兰、辟寒香、月麟香、千步香、龙文香等九种香料,小天师管这个叫九和天香。两边用的不是羊油蜡烛,用的是羊油小灯盏,就像是电视里演的那样,一盏黑色的灯盏,以捆香绳作为灯芯,就沁润在羊油里,点燃之后,一盏昏黄色的小灯光就产生了,在遍地都是冷光灯的照明里,这两盏小灯,亮光可以忽略不计。独孤浩炎看到这些之后,找了半天。你找什么呢?小天师疑惑的问他。不是,香炉呢?独孤浩炎看向他问:不上香的吗?西周时期还没上香的这个概念。小天师道:但是有烧香的概念了。香料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农时代,早有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当时人类对植物中挥发出的香气已很重视,闻到百花盛开的芳香时,同时感受到美感和香气快感;将花、果实、树脂等芳香物质奉献给神,芬芳四溢而达到完美的宗教境界。因此,上古时代就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祭祀、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后来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烧香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前两个时期视为做香料,香水用,后期为宗教敬神拜佛烧香。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脂等。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而这个时期,就是商周时期,春秋战国跟秦朝以及汉初时期。那你这里放了这九和天香干什么?独孤浩炎不理解了:不用香炉,改用火盆了?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诗经·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在笺上有记载: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说,这种祭制始于周文王。道淼摸了摸这些东西:我也是尽量恢复周朝时期的祭祀,以慰先人吧。这还只是简单的恢复啊?独孤浩炎惊讶了:你摆了这么多东西!周朝时期,人家的祭奠方式都是将献祭的牲口和玉帛置放在柴上,燃柴升烟,表示告天。小天师指了指古墓:这么封闭的地方,我敢烧火吗?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十三经注疏》注:禋之言烟。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又有玉石奏疏记载:禋,芬芳之祭。小天师给他掉书袋子:可见,所谓禋祀,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那么这就是后世所谓烧香了。香事有以下特点:一是香品原始;二是自然升火,不用器具;三是专用于祭祀,即,烧香还没有生活化。一直到了汉朝才有上香的说法,那是因为佛教传入了中原,才有了佛前烧香的事情,以至于后来,大家都给祖先上香了。独孤浩炎听得点头:长见识了。烧香这么一件事情,就有这么多说法。幸好,这里的通风系统良好,小天师只要不是开个烧烤摊子,估计是没什么困难。果然,外面杀了牛之后,就给他送来了一只洁白的小羊,这羊应该是特意打点过的,全身羊毛白如雪,头上一对小犄角,这是标准的山羊,白色的山羊,一年生的小公羊。全身干干净净的,还养的很肥。小天师很干错利落的用一把小匕首,就把小山羊给宰了,羊血用牛角杯子接了之后,放在了王座两边,然后整只山羊放到了供桌上。然后将牛头放在火盆里烧了一把,火盆里的各种材料被点燃,一股奇特的香气,在整个古墓里徘徊不去。小天师带着所有人,三跪九叩。说来也奇怪,他们祭祀跪拜之后,那王座竟然动了!动的很突兀,因为王座是突然就翻了过来,露出了黑黢黢的入口。一股沉闷的气息飘出来,幸好因为他们越来越深入的关系,这空气置换系统设置的很高端,不用担心气闷。很快,更换这些空气没用多少时间,原来王座反过来,就是一个小台阶,不是向上的,而是向下的。扯着冷光灯进入,下了九个台阶之后,是一个地下墓室。这个墓室,是个圆形的,周围有九个石头柱子,上面竟然用青铜铸造了龙型盘绕其上。两边有两个灯树。就像是灯盏组成的一棵大树似的,看来是照明用的,只是现在没有点燃,乌黑的灯盏,灯芯过了这么多年,却是羊脂白。这里封闭的最好,落灰也最少,所有人快速的清理灰尘。这个里头只有一口很大的棺材摆在有九块电脑书桌大小的玉石上,地面上都是青石板垫起来的,上面摆了几个陪葬品。虽然只有几个,但是却惊人得很。一个大青铜鼎,一人多高,很大,里头装满了金银珠宝,大鼎造型古朴,上面留有铭文刻字。还有一个青铜车马,跟外面的那天子六驾几乎是一模一样。只不过是缩小了一些,由青铜打造而成,看起来精致又小巧,可爱的很。剩下的东西就更不得了了。青铜的器皿,黄铜的龟,黄金打造的鱼,玉石雕刻的一整套礼器。这、这、这可是礼器?王一水教授看着这么多精致的陪葬品,整个人都要不好了。这是食器。小天师指着一堆东西道:鼎,簋,甗,鬲,俎,豆,簠。然后又指着一堆玉器道:这是玉器,璧,璋,琥,琮,圭,璜。第145章进入主墓室这是乐器。小天师乐了:钟、铙,鼓,钲,磬。指了指旁边的一小堆东西:这是酒器,爵、角、觚、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瓿、盉、罍、缶、斗。剩下的水器,是盘、匜、盂。还有一些杂器,罐、箕形器、方形器。东西虽然多,但是个个都是精品,比外面的又上了一个档次,各种器皿做得都非常漂亮。而四周贴着墓壁陈列的,就是兵器,钺、戈、矛、镞。比起外面,连木柄都烂没了的陪葬品,这主墓室里的陪葬品,都是高端配置,那柄都是青铜铸造而成,历经三千年都没有腐烂。依然非常顽强的守卫着周天子的棺椁。独孤浩炎没忍住,伸手摸了摸那青铜矛的矛杆儿:实心的!什么?王一水教授立刻就过来了:实心的杆儿?怪不得没有烂没,原来是用了实心,外面还度了一层金。独孤浩炎对文物没什么研究,但是一上手他就摸出来了,这外面度了一层金。嶼。汐。團。隊。别的东西可能会烂,金子可不会。外面这一层不烂,里头的青铜就没事。加上这金子王一水教授看了半天:这是金子的?是彩金,紫金。独孤浩炎道:这应该是凑巧,彩金在刚涂层的时候应该很漂亮,现在么,就跟紫铜一个颜色了。事实上,彩金、彩银,一直不被人们接受,那就是因为这种金属的外表,只能亮眼一时,而且容易作假。彩金、彩银跟紫铜的颜色很相近,不是专业的分析不出来真假。哦哦,好东西,好东西,那个时候就有这种方法了吗?王一水教授很是惊讶。应该是凑巧,被当做祥瑞啊,或者是宝物什么的,送上来,就用来给天子陪葬了。小天师道:其他的青铜器都很正常,就这几个不正常的,估计当时是挖到了一点彩色金属矿,加入了进去。因为不是成建制的,都是零星的那种,有些类似贴铂的意思,估计都是无意当中造成的,因为无法复制,更不知道原理,才会当做祥瑞献上,给天子做陪葬品。这在当时是无上的荣耀。清理所有的陪葬品就用了两天的时间,最后才看上了中间的棺材,也就是墓主人,周天子,康王姬钊的棺椁。第一层大棺,就是用的最好的木料,且坚硬如铁,王一水教授摸了摸,还用他考古的专用小锤子敲了敲,竟然有金铁之声传来。这木料是什么?竟然千年不腐不坏。他们考古的见过的棺材多了去了,有的时候进了主墓室,哪怕没有被盗掘,年深日久了,也有可能腐败坏掉。但是像这种三千年了还能这么完整的大棺,少见。这是紫樯木料。小天师也趁机摸了摸大棺: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声如金石。现在紫樯已经消失了。紫樯?众人第一次听说这种树木的名字。不错,据说紫樯出自高山,乃最接近天的地方,做成棺木,千年留香,万年不腐不坏,且坚若金铁,蛇虫鼠蚁不啃食。这才是重点好么!谁乐意自己死了,棺材被老鼠啃啊?尽管这里都是石头垒成的,还用了白垩土等等遛封,但是谁知道多少年之后,会有什么东西进来?地下生活的种族可多了去了,没有老鼠也有黄鼠狼等物。怎么别的古墓里,没发现过这种东西?方新涵恨不得爬上大棺去。葬具是盛放死者遗体的用具,土葬所用成为棺。上古时,葬埋无棺,据说最早的棺是瓦制的,即陶器,商代以后采用木棺。小天师道:所以以前的人,要么就是有最好的陶器盛装遗体,要么就是用草席一裹,就可以直接下葬埋了。以至于更早之前的古墓,根本就没人发现过,因为都烂掉了啊!烂掉了就没有任何研究价值了。这也是古墓为什么越往前的越难以挖掘。不错,在《礼记·檀弓上》和《丧大记》所记载周代制度规定: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就是说是天子所用除贴身的内棺外,外面还套着四重外棺,总共五重。每一层棺都有特定的名称、最外一层叫大棺,第二层叫属、这两层用梓木制作,又统称梓棺或梓宫,第三层叫作迤或俾,用椴木制作,第四、五层为水牛皮和犀牛皮制成的革棺,有学者论调说,也有可能革棺只算一层,另有最内一层里棺。但是这种说法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佐证和认同。王一水教授不愧是干这个的,说的一套一套的:诸公以下由内至外递减,到士这一阶层,就只有一层大棺,不得用套棺了。不仅如此,棺木大小厚薄,内外装饰的用料花样,也都有严格的等级。小天师接了他的话茬:君,在这里指的是诸侯,大棺八寸,属六寸,泌四寸。士大夫大棺八寸,属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属四寸,士棺六寸。他继续道:君盖用漆,三衽,是要连接棺盖和棺身的木榫,三束,用皮条或帛捆束。大夫盖用漆,二饪二束。士盖不用漆,二衽二束。比起王一水教授的各种学术语言,白话的说法,小天师说的都很文言文式。而且他说的更加的详细:贴尸之棺内装饰,用红、绿二色丝绸,以金钉、象牙钉固定,大夫用黑、绿二色丝绸,以牛骨钉固定,士只用黑色丝绸,以牛骨钉固定。棺外油漆的颜色和花纹图样也各不相同。套棺是一层一层紧套在一起的,如果在棺和套棺之外隔较大的空隙再加一层,叫做椁。王一水教授他们都瞪大了眼睛:还有这种说法?他们光知道有一层棺椁叫黄肠题凑。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么多说法,而且那是周朝时期,绝对的标准棺椁方式。太长见识了!小天师点头:嗯,《丧大记》称:棺椁之间君容祝,其实就是一种状如漆桶的打击乐器,方二尺四寸,是一个必须有的陪葬品。大夫容壶,士容无瓦,说的是一种酒器。又说:君松椁,大夫柏椁,士杂木椁。,这就是棺椁之间的空隙可用来放置随葬品。《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应当是天子五棺二椁,诸侯为四棺一椁或三棺两椁、大夫为两棺一椁,士为一棺一椁。这才是正确的解释,称之为周制的棺椁制度。原来是这样!他们平时看书都有写,只是写的都是一些白话文,可是要说起来,还是文言文比较有韵味。何况,小天师说的这些东西,都十分的偏门。平时他们就算是看书,也不会看这样的东西。例如什么《丧大记》这种书,都没地方出版好么!这第一层大棺,大家开启的时候小心一些,这可是紫樯,如今已经消失了的树种,估计全世界祭就剩下这么一个大棺了。王一水教授干劲十足,一点都不像是老年人的架势:还有,去派人多准备防护用的封存物品,这棺木不能损失一点!是,导师。那边已经有人联系地面,让人做好准备了。这边,他们一群考古学者围着大棺半天,愣是没下手开棺。你们绕圈圈送灵呢?还不开棺?小天师都等不及了。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这大棺竟然没有缝隙!王一水教授犯愁了:你知道怎么开么?我不想破坏这大棺。这大棺外表大气端庄,哪怕是三千年了,连个木头茬子都没掉。他不想暴力开棺,破坏这完美的大棺,这么多年,这么完整的大棺,可不多见。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