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初蔚耸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我们做好万全准备,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说是不是”
黄晓被初蔚的认真感染,小心翼翼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初蔚又道:“这个事,你也别乱说,我只和你还有袁卫民说了,知道吗”
黄晓轻啧一声:“是非轻重,我还是有数的,放心吧,我不说。”
她懂,这叫闷声发大财,他们在赌,万一近两年恢复高考了,他们这种准备万全的人考上大学的机会确实很大的。
隐隐的,她觉得,初蔚的眼光非常的长远,想事情非常的全面周到,总觉得,听初蔚的,不会有错的。
第182章布局
天寒地冻,初蓝仿佛成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每天都风里来雨里去,和那些汉子们一起挑河。
她真是要累哭了,短短半个月,她整个人被这乡下的野风吹得粗糙了许多。
心中对初蔚的怨恨那也是与日俱增。
初蔚就每天烧烧火,看看书,然后远程收收初蓝的情绪值,哦,还有杜丽和贺家婶子的。
这三个,是目前的贡献大户。
贺家,张桂英去下花溪挖了一天的河,挣了些工分回来,就看到她那闺女推着自行车回来了。
闻月在县城不止没被人欺负,甚至比她嘴皮子溜,销路更好,赚的钱还更多。
她在这个家的地位是一天不如一天。
她家闻远变了,红霞说得没错啊,闻远已经被初蔚那丫头迷得团团转了,心里想的全是那丫头。
这还没怎么样呢,就已经不把她这个妈放在眼里了。
万一等那丫头到年龄了,往过一娶。
张桂英一拍大腿,那可不就是有了媳妇儿忘了娘嘛。
不能这么下去,一定不能这么下去。
杜老师,对,杜老师才是好儿媳人选,人长得不妖里妖气的,有些文化,人也随和,重要的是,不会撺掇闻远和家里人不亲,还知根知底的。
他们这乡下结婚,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请个媒人当中间人,下个聘礼,父母答应了,最后再办两桌酒,这事,就算成了。
张桂英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她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闻远眼中现在只有初蔚那丫头。
之前杜丽他们家就主动请媒人上门说亲了,人家姑娘家家的,都拉下脸来了,可愣是被闻远被拒了。
这一次,不能这么直来直去了,她得想点儿招了。
至少,得先定亲,农村定亲就算是成亲了,一样重要。
张桂英先是在自己家里做了自我检讨,跟她婆婆掏心掏肺道:“初蔚这孩子,是真的不错,对我们家一直都挺好。”
贺奶奶扫了她一眼:“还算你有点儿良心。”
闻月闻星也附和她们的奶奶,张桂英心中不痛快,小丫头收买人心的本事是真不小,家里人都向着她了。
这以后要是真的娶进门了,还不联合她婆婆一起对付她了,她是更加一点地位都没有了。
得找个心向她的儿媳妇,这才成。
她给家里人造成了一种她很喜欢的假象。
然后,元月初的时候,她一个人跑去了县城,去到了贺闻远的部队。
贺闻远接到岗亭那边的通知,一路小跑着过来,把他妈给领到了部队里。
张桂英有些手足无措道:“闻远啊,你对小初,是不是挺中意的啊”
贺闻远脸色微沉:“妈,这种话不要乱说,免得坏了她的名声。”
“咳,你和我还遮遮掩掩个什么劲儿啊,我问过小初了,那孩子对你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贺闻远愣了一下:“你问初蔚了”
他妈这是要做什么
“是啊,我问了,我觉得,初蔚这孩子一直对我们家都是掏心掏肺的好,既然你两个又是情投意合,那就把事情做一下,你要是觉得她年纪还小,那就先定亲,你说呢”
贺闻远:
第183章杞人忧天
贺闻远一时还真有些转不过弯儿来,他妈真是听风是雨,想起一出是一出
他没说话,张桂英有些急:“行不行你给句话啊”
“妈,我明天要去出任务,这事,等我任务回来再说。”
张桂英一把拉住他:“要不,你这手表先让我给带回去,我也好让小初安个心。”
贺闻远是真的没有料到自己的母亲,竟然会苦心孤诣地算计他。
而且素来只有大嫂和初蔚有过节,他一直还觉得他妈应该是挺喜欢初蔚的。
如今他妈又这么极力赞成他们在一起,还要让他们订婚,他没有想太多,就先把手腕上的手表除了下来。
郑重叮嘱道:“妈,你先别自作主张,等我回来再说,听到了吗这事关初蔚的名声,一定要等我回来再说。”
张桂英直点头:“好好好,等你回来,你要几天啊”
“十天左右。”
张桂英心想,十天好,十天绰绰有余了。
她拿着手表,欢天喜地离开了部队。
张桂英打算弄两桌酒,把自己的亲戚都带过来吃一顿,定亲这事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正好闻远出任务去了,就让杜丽一个人给亲戚们敬酒,这样还省的操心呢。
说办就办,她跟自己婆婆说是想给闻远定亲办两桌酒。
因为之前张桂英表示过对初蔚的好感,话里话外把初蔚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贺奶奶只当她是要给闻远和初蔚定亲。
贺奶奶还有些不放心:“小初是下乡插队来的,这名声问题,你要考虑清楚啊,你急什么呢”
张桂英含糊其辞道:“早定早安心嘛,妈,你就放心吧。”
贺奶奶喜欢初蔚,这孩子,不是烂好人,对他们家闻远是掏心掏肺的好,模样也好,还不娇气,而且,他总觉得那孩子本事大,能把她这沉疴顽疾治好,这孩子,以后可有大作为呢。
她家闻远也是心怀天下的人。
这两孩子,实在是般配的很。
所以张桂英提了一下这事,她也觉得可行。
跟他们贺家把亲事定下来,她就不算是下乡的知青了,就是贺家预定的儿媳妇了,对知青那套上纲上线的规矩,对她就不顶用了。
挺好,这样挺好的。
贺奶奶便给了张桂英二十块钱,让她去买些好菜好酒的用来招待亲戚。
知青宿舍,黄晓从灶膛里扒拉出来三个烤红薯,递给初蔚和袁卫民一人一个。
“我最近总看见贺家婶子往公社去,好像挺忙碌的。”
初蔚耸肩:“她忙她的呗。”
黄晓又道:“前两天,我看到杜丽推着自行车从大堤上下来,笑得跟朵花似的,看起来心情很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