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陆稹听了又笑,“是义忠王的爱妾生的小儿子,母子俩看我挣得多就想夺过来。陛下上回过来时就跟我说了,义忠王打断了这个儿子一条腿,后背也揍到血肉开绽,还问我用不用让他老子抬着他过来给我看,不满意可以继续打,就地埋一半也不是不行。”
上次参与砸场子的那些人,其实有三个真出自义忠王府,要不是在给老义忠王守孝,这位少爷只怕要亲自登场。
话说当时陆稹只管埋人,还是皇帝的亲兵把这拨人刨出来的——禁军刨出来的人不至于缺胳膊少腿,但一身伤带点骨折骨裂总是难免的。
稍微回忆一下当时那个场景,林海也忍不住笑了一回,“王大人坑过老义忠王,义忠王再不待见亲爹,也不会感激王大人,我听说背后牵线撺掇太后侄儿和义忠王小儿子的,是王大人的亲侄子王仁。”
陆稹点点头,“预料之中。”
过了半个月,得知姑父给了“准话”,宝玉也决心上进,元春立即央求陛下得了个荫监的名额……这个时候她已经完全不指望自家能给宝玉单独延请名师了。
甄家能为甄宝玉请来贾雨村,虽然没多久就被气走了——贾雨村为人如何另说,他中了进士,学问可是实打实的。
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封妃时按规矩要推恩,父亲被陛下丢到了太常寺……元春这会儿已经能冷静地面对现实了:陛下很不喜欢他父亲,估计也挺不待见她伯父的。
于是宝玉开春便能入学国子监这种好消息,元春也不等王夫人入宫,而是让凤藻宫的大太监给琏兄弟传信儿,让他告诉家人。
却说贾琏带回家的不止宝玉进学这一个好消息,还有他明年要调入禁军——不得不说,贾琏在骑射上的天赋是荣府子孙之中最好的一个。
天赋不赖,再努力加用心,背后有个封妃的姐妹,还有个二品姑父,以及……基本指望不上的一品姻亲伯父,贾琏出挑也不用担心被人挤了名额。
大房二房各有好事,于是荣府这个年过得很是和谐。
来年开春,宝钗
就要出嫁了——宝钗比宝玉大两岁,而宝玉又比黛玉大一岁,今年黛玉都十六了……
宝钗和黛玉两个姑娘没了利益冲突,处得很是不错:一个病愈且有亲爹护身,轻易不愿为难人,另一个更是有心结交……
所以宝钗从京城出嫁,彭澜看在黛玉的面子上送了不少添妆。
却说婚后至今,老爷都没弄个通房姬妾出来,只守着她过日子,彭澜心情舒畅之下越发豪迈好说话。她跟黛玉从不摆母亲的谱,有些像是姐妹相处,凡事儿又都有商有量。
像是这次,彭澜问过黛玉后从自己的嫁妆里挑了些字画和头面送了过去,都没跟林海黛玉父女提上一句好表功。
又过了两个月,宝钗那边大概都没度过蜜月期,就……出事了。
贾雨村被参,折子上的罪名又辩无可辩,他连闭门思过写自辩折子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下了刑部大牢。
消息传来,荣府堪称地震。这个时候,贾雨村还没来得及为贾赦从石家那里抢扇子,而多年以来他提供给荣府的“便利”却还是被一股脑儿地揪了出来。
于是贾赦和贾政一起憋在家里准备上折子。
宝玉刚在国子监读了几个月的书,整个人的见识和精神状态就全不一样了——国子监可不光只教学问,更是权贵之间小道消息和八卦的集散地,至于是真是假,就需要一个好使的脑子来分辨了。
在贾雨村这件事儿上宝玉跟他堂哥贾琏看法一致,因为贾雨村这个人吃相也不好看,于是在伯父和父亲“愁云惨淡”的时候,说了他的心里话,“贾大人自从通过咱们家攀上舅舅,未免太过逢迎讨好……坏事儿是他做的,但坏名声咱们家担了,要紧的是咱们家何尝因为他得了什么好处?”
贾政就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头发、眉毛和胡须就要炸起来,“住嘴!不肖子!”
老太太拄着拐杖往地上一敲,面沉如水,“我看你才该住嘴!玉儿你且说!”
抛开偏心不说,十几岁的孩子就能有这样的见识……老太太更没忽视宝玉和琏哥儿之间对过的那好几次眼神儿,荣府将来是要靠这两个孙儿的,她深吸口气,“琏哥儿知道什么,你也说!”
宝玉看了看他堂哥,送出了个“鼓励”的眼神儿。
事关家族命运,贾琏再无隐瞒的必要,“贾雨村又不是只讨好咱们家,人家的恩公是王大人。”说着声音就低沉了下来,“当年废太子被诬陷,王大人便插了一手,后来首告老义忠王的也是他……陛下大约是要翻旧账了。”
这一番话说得这偌大的屋子里立时落针可闻。刚刚明明气到大喘气的贾政这会儿也彻底没音儿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