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838(2 / 2)

大魏霸主 tx程志 2396 字 2023-09-27

魏国兴起的这股淘金热,确实让一大部分人富裕了起来。不患寡而患不均,在魏国普通贫穷的时候,大家都是苦哈哈,谁也不笑话谁,可是一部分人利用魏国政策,率先富裕起来之后,又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冉明措手不及。

“皇帝纪元四七九六年,全国耕地六百五十三万倾又五十亩。去岁四七九七年则为耕地五百虽然文辞朴实无华,然条理清晰,言之有物,乃大才所作”冉明仔细一看下面的署名居然是房旷。就随问道:“这房旷乃何人”

王简道:“房旷房旷度,乃清河郡人士,为关东名士,六年前被王督护举荐,为北海太守。”

冉明又道:“其考评如何”

王简听到冉明这话,心里就嘀咕开了,看来房旷仅凭此文已经进入了冉明的视野。魏国如今二百七十六个郡,太守以官职的人数多达数百。如果说秦始皇置天下三十六郡时,郡太守还是朝廷高官,可是现在魏国,已经仅仅进入中层。事实上对于房旷的考评并不怎么样,否则六年时间早该让他升上一级了,可惜,他仍是原地踏步。不过王简显然不会这样回答:“尚可”

“尚可”听了这话,冉明就对房旷的秉性有些了解了。王简说了尚可,恐怕这是因为感觉到了冉明重视房旷了,身在官场,但说说话都会滴水不漏,更何况王简这个首相冉明也猜测得到,恐怕房旷得罪的人也不少了。

“陛下,农耕之事,千万要慎重啊,这可是社稷之本”王简不由得提醒道。

冉明道:“农耕减少的问题,都在于人口。魏国人口少,自然没有这么多人去耕地。魏国人口一直在增加,耕地减少的原因,就是人们不愿意种地,宁愿去做工。这其实是好事啊,王简难道不知道,这些减少荒芜的耕地,都是谁的吗”

以往历朝历代,农民都是绑在土地上,他们失去田地,就会沦为士族门阀的佃户,这样以来,朝廷可以收税的自耕农就会越来越少,税收越来越低。最终朝廷财政入不足支,渐渐破产。可是现在魏国因为商业兴盛,失去土地的农民可以有了做工的出路。在古代商业都处于家庭作坊式,所以既不用用太多工人,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生活来源,要想活下去,只能铤而走险。

“理是这个理,可是一旦粮食产量太低,全部都去做工,何人来种田,全国臣民何以为食”王简道:“鲁梁旧事重演,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那么夸张,朕可以一招解决之疾”冉明道:“朕原不忍百姓困苦,故下旨定粮价为六百文每石。农民产出收益有限,所以对于种地的热情不高,只要解除这道禁令,粮价以市场经济进行调节,这个问题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况且魏国无粮可食的局面,永远不会出现。”

冉明非常自信,在中原粮食是最宝贵的战略物资,可是在南洋和中南半岛,粮食就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所以魏国海外贸易运输船在回程的时候,必须携带一定比例的粮食,否则会被苛以重税。所以南洋的粮食,会源源不断的涌入魏国,虽然这些南洋粮食会冲击魏国的粮食市场,但是在保护价的作用,农民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

“可是”王简突然间找不到理由了。

事实上冉明清楚,王简也清楚,房旷的这份奏折,其实是投石问题,表面上是指出魏国耕地减少的现象,陈述田少国危的事实。逼冉明更改重商兴工的国策。

冉明自然不会去改变,以农为本在封建时代是一条不错的国策,可是在工业时代,这个政策就过时了。

进入了蒸汽时代的魏国,半只脚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大规模集成式的工业化生产,会提高数十上百倍的生产效率,在商业兴盛的同时,也给这个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趋利避害是人的秉性,种地产出少,收益跟付出不成比例,但是一旦粮少,价格走高,那么种粮的人肯定会大增。

春种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也只会越来越进步,而不会倒退。除非是人为的原因,这就是逆天而行。冉明秉承着已经规划好的战略,顺其自然。不过为了鼓励百官向中枢提出全理化意见,冉明还是给房旷升职,提升其为农部侍郎,让成直接进入中枢,成为高官之一。

科技的进步,绝对不会是其一个领域的进步,通常都是系统的工程。比如猛御武,文贵武贱。像满清灭明,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都是一个类型,那就是以野蛮战胜文明。

对于魏国的军事体制,冉明采取了后世的那种募兵制度,打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最早职业化军队。在这种环境下,魏国武人的利益和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魏国为国征战,战死之后,家种或有军恤田、军职田和军功田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田产都是半税。军恤田和军功田可以世袭,传承给子孙,军职田在将士退伍之后,国家收回。如果是阵亡,伤残退役军功田保留二十年使用期限。

在魏国庞大的退役士兵群体中,冉明最早的想法是分流社会,让朝廷出面向各工坊用人单位,进行妥善安置。可是冉明仔细考虑之后,就取消了这个决定。任何企业,追求利润,无止剥削工人阶级的价值,是其本质,绝对不会因人而易。所以冉明决定,退伍士兵都是国家负责安置。现在魏国超出年龄的将士,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转化为府兵,戍守边疆或者荣归故里。

只要是愿意返回故里,这样的士兵,一般都是充任魏国基层吏员,如乡勇、甲长、堡长、或镇长等职务。天下间的利益,一个人是占不完的。要懂得分享,赵宋提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士大夫这个群体的帮助下,赵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是因为农民起义而灭亡的王朝。冉明其实也非常懂得这个政治智慧,在后世冉明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