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西关英慈院,盘金铃正忙得额头生烟,这会她可没功夫拜谁。
一间四壁肃白的屋子里,她和几个人都穿着淡青的素袍,头也戴着同色布帽,脸面被大口罩遮住。屋子中间,一人正躺在台子上,腹部敞开,盘金铃正用镊子将一段黑黢黢的肠子从肚子里扯出来。
用小钢钳夹住下端,镊子提直肠子,盘金铃用左手朝对面一人比出二指点点,作了个剪刀的姿势。那人也是身材修长,即便被素袍遮掩,也能见到窈窕曲线。一双眼睛更是灵亮,像是能说话一般,隐隐跟盘金铃相似。
她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从一边工具盘里找来剪刀,正要递过来,盘金铃却摇头,食指点点,再翘起大拇指,她那秀目顿时更亮,似乎还带着隐隐的泪光。
不多时,那败黑肠子剪下,看了看台上还昏迷不醒的病人,盘金铃长出了一口气,自己总算又保住了一个人的性命。这“肠痈”之症,原本不是英慈院解治的科目,可瞧着这人的症状,汤药已不能救,家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求英慈院出手,她不能见死不救。而敲,这病她专门研究过的,知道该怎么以外科之法医治。
出了屋子,解下口罩,之前动剪的那女子显了面目,也就十五六岁,面目虽然平凡,可眼眉却隐隐近了盘金铃。她追到盘金铃身边,啊啊张嘴,却没成音,可两手挥舞着,指尖纷飞,像是织花一般。
“好,带你去,就是得沐浴了,这一身的污秽,可不能带去拜天。”
盘金铃微微笑着,也在用手回应。这少女就是她之前收养的哑女,姓贺,本没名字,盘金铃给她起名叫“默娘”,日日带在身边,耳熏目染,居然也能帮着她做一些事,两人更是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手语来沟通。
贺默娘高兴地朝远处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挥着手掌,那是她的哥哥贺铭,少年不知道遭了什么郁闷,比划着类似“别来烦我”的手势,转头再不理她。
英慈院西南的矮山上,原本那座可以眺望珠江的亭子,已经被改建为一座庙宇式的小殿。换了一身浅蓝素裙的盘金铃,带着同样装扮的贺默娘进了殿里,顿时置身一个感觉颇为宽宏的异样空间。
殿堂并不宽广,却很高,头顶是一座穹顶,被风灯映着,五彩的图画异常醒目,有好几幅画,任何熟知华夏神话的人都能看出,那该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轩辕出渭河,炎黄大战,黄帝蚩尤之战一路下来,直到伏羲造字,神农尝百草。和写意山水画不同,这些图画笔法鲜明细腻,每个人物的表情都清晰可见,看上去就像身临其境一般。一股浑然沧桑的气势,由这些图画浓浓罩下,让每一个步入殿堂的人都心生渺小卑微之感。
殿堂的正面只有一面墙,墙上是一个巨大的圆窗,一侧透亮一侧黯淡,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图。墙下是几级台阶,最下一层的台阶却是泥土。
盘金铃和贺默娘跪在了泥土之阶上,合掌闭目,嘴唇微微蠕动,像是在默念什么。
“向吾主禀告你的功,忏悔你的罪。功罪皆归于吾主,吾主将赐你本心的安宁。”
角落里,一个苍老而低沉的声音说着。
“我的功,我的罪,都归于他,求他能继续代天而行,领着我继续向前”
盘金铃低低默念的,却是另一番语句。
北京,雍王府,一个削瘦的中年人,也在一间静房里低声诵念着,香炉上青烟缭绕,让他的面目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主子,万岁爷有事招诸位阿哥明日相商要事,是不是预作准备,去打探一番”
门外下人低声说着,可这中年人却恍若未闻。
“奴才不敢扰了主子的清修,可事情紧急,据说是要跟诸位王公大臣”
下人乍着胆子继续说,中年人终于恼了。
“瞎嚷嚷什么我胤禛一身清净,朝堂之事与我何干等我念完这大悲咒”
此时那下人才将后几个字吐出来,“商议广东之事。”
青烟撞散,一张眼眉如刀的沉冷面孔显露出来。
“广东”
刹那间,诸多记忆碎片在爱新觉罗胤禛的脑海里闪过,然后聚拢在“老八”那张面孔之下。
“赶紧替我更衣”
他沉声唤道。
第二卷第一百八十九章四哥对四爷:最佳拍档
泡书吧更新时间:2011102911:22:29本章字数:6314
第一百八十九章四哥对四爷:最佳拍档
“钦差是要派的,就是这人选”
畅春园澹宁居后殿,康熙倚在软塌上,语调悠悠,像是难以决断。
这是一场颇违常例的讨论会,嵩祝、萧永藻、王掞、李光地都在,五个大学士来了四个,剩下一个温达卧病,内阁几乎齐全。除了大学士,还有马齐这个署内务府总管,算是闲人。
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毕竟马齐也是以前的大学士,可古怪的是,角落里还站着一帮人,一个个腰间裹着黄带子。这是一堆成年阿哥,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二十四都在。
昨日康熙就下了谕旨,还定了主题,就是广东之事,大学士和阿哥们都觉怪异。阿哥们集体参与国政讨论,这可不合规制。大学士们揣摸,阿哥们串联,打探到了记注官被下谕免去侍班,外加会议地点是偏殿,都得出了结论:看来康熙也没当作正事,就只是随便聊聊。
这个结论,大学士和阿哥的反应完全不一样。大学士是横下心来,竖起耳朵凝起心神,就看康熙出什么牌。而阿哥却是绷足了心弦,就要看有什么能出头的空子,好得劲地钻。
会议开始,康熙神色如常,并没有解释这么古怪凑席的用意,而是如唠叨家常一般,从江南的顺风快递案子,讲到了广东在奇技y巧上的钻营,最后忧心忡忡地说,长此以往,人心败坏,政阻治溃,天下危矣。
这是在强调广东问题的重要性,众人都唯唯诺诺应着。接着康熙就面露难色地说,这事根底难明,要下手不知该动何处,也不知该下力多大,所以要大家集思广益。
广东之事,现在能确定的只有一桩,那就是具体情形如何,北京这里两眼一抹黑。所以这集思广益,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得派钦差去查,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