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这些资料时,什维尔尼克没有插话,“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却十分明显,先前怒目冷视的国家首脑们莫不感到万分惊讶,就连美国总统也沉默了。作为事件的重要参与者,林恩对内幕的了解甚过在场每一个人,然而他秉持的立场可不是所谓的道义,而是胜者为王的自然界法则。这里没有自由帝国代表在场,若是任由苏联人借题发挥,会议很可能诞生极其不利于自由帝国的结果,进而对明煮德国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不过,如同桌游中获得杀手牌的人,直接跳出来为同伴辩护只会适得其反,贸然转移话题同样不可取,林恩冷静观察形势,根据苏联人的后招随机应变。
在逆转掌握主动之后,什维尔尼克列出了苏联的建议:签署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对已有核设施和已探明铀矿进行严格管制,防止核武器再次对人类社会造成恶劣破坏,而为了证明苏联无意发展核武器,他们愿在公约签署后接纳国际监督人员常驻苏联,并给予他们随意检查任何一处设施的特权;对于未签署公约却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由签署公约国共同采取军事措施,迫使该国放弃核武器,并接受公约国家的监督员常驻监管。
按照苏联提出的议案,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一旦签署,自由帝国就成了后一条款针对的目标,届时国际社会将通过军事手段消除自由帝国的核威胁,而不论自由帝国放弃核武器还是选择武力抵制,都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处境。接下来,国家首脑们挨个发言,他们的态度大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变化,不仅积极响应苏联的倡议,而且提议制裁自由帝国,除非他们能够就上述证据做出合理解释。这样一轮下来,也就美、英、法这些跟苏联打了三年仗的国家首脑没有吱声,对他们而言,承认苏联的证据也即是承认当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虽说当时的国家首脑皆是他人,可这毕竟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威信在众人等待美英强国表态之时,林恩站了起来:“诸位,请容在下插一句话:最早发现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是德国科学家,最早进行核武器理论研究的也是德国科学家,目前活跃在核物理领域最多的仍是德国科学家,作为德国代表,我有个尚不十分成熟的补充”
等所有人将注意力集中过来,林恩停顿片刻,然后说道:“以我们的正常理解,生产核武器有三个中心要素:技术、设备、原料。刚才什维尔尼克的建议很好地管控了后两个因素,若能够按照设想标准实施,对遏制核武器发展应该是很有效用的,而我想说的技术。核武器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十年前的论文期刊上就能够找到,但从理论到实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所有的工作必须在高级技术专家和精密数据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如果我们可以把世界上最好的核武器专家们召集起来,一方面釜底抽薪地断绝了任何私下研究核武器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他们的集合也非常有利于核设施检查的开展。”
林恩的阐述很简单,各国首脑们显然都听懂了,他们各自思考着,很少有人交头接耳。对于“酱油国”的首脑们,林恩毫不关心,他在意的是真正决定世界核风云的巨头们。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并没有急于表态,苏联主席皱着眉头沉默不语,这时候,代表法国前来参会的内阁总理罗贝尔。舒曼说话了:“霍斯特先生的建议确实很有意义,只是经过战争浩劫,许多知名的物理学家为了安全考虑都隐姓埋名迁居外国,而最近几年迈入顶尖行列的科学家可能受到本国政斧的信息保护,这些棘手问题怎么解决,总统先生是否考虑到了”
“考虑是有考虑的,只是对策还不很成熟。”林恩故作姿态地回答说,“我们首先可以确定核物理领域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并且从各国物理研究机构或大学教授名单上找到大多数人,相信他们或多或少参与了各国的核武器研究,只要将他们置于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下设的国际技术机构,让他们真正理解禁止核武器对人类的巨大意义所在,他们必然愿意提供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信息,到时候某个国家核武器的研究程度也就不再是大家猜来猜去的秘密了。”
在讲这番话时,林恩不动声色地瞟向巨头们。美国人的秘密在于他们究竟拥有多少枚核武器以及原子弹之外的新核武研究情况,英国人的秘密在于他们接近成功的核武器计划,苏联的秘密同样在于此,而这些机密都直接关系到它们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只要国家与国家的界限存在,全面禁止核武器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旨在达成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的国家峰会注定只是一件政治工具,有人想用它来削弱对手,有人想用它来打击异己,还有人只是单纯地想要保护自己,如是而已。
第48章钢铁欧洲
分歧、争论、拉拢、利诱,正如外界之前猜测的那样,为期四天的第一次世界核峰会成为了大国角逐的舞台。名义上,各国就全面禁止核武器达成了基本共识,但因在核专家管理、核技术控制、核设施监督以及核武器销毁等问题上无法协商一致,公约的制订和签署仍遥遥无期。领跑者意欲削弱潜在对手的实力,竞争者希望划定一条平等的起跑线,弱国则不想任人肆意宰割,各怀心思的首脑们只好约定于四个月后举行第二次峰会。
核武器峰会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