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君权之上的年代,要建立一个太平盛世。各项政令就要通达无误,而且必须保证吏治清明,俗话说治国其实就是治吏。所以,综上条件,可以得出,世道的太平与否,皇帝的贤明是先决条件。
所以啊
看看那被众藩王簇拥其中,年纪轻轻,但处事手段很稳重的小武。吕恒笑了笑,转过头来,看了看皇帝,微微点头。
“他会是个好皇帝”
吕恒接过了皇帝递过来的茶盏,接着杯中袅袅升起的热气,看了郑王一眼,微微点头,淡淡说道。
“朕也觉得是”
皇帝笑了笑,举着杯子,笑呵呵地看着吕恒。
吕恒摇头笑笑,端着杯子,与皇帝手中的青花瓷茶盏轻轻一碰。
二人微笑对视一眼,举起杯,一饮而尽。
圆月当空,清辉洒下。
天地间,一片清明的银色。远方皇宫披着银色的外衣,肃穆端庄,而又不是典雅柔美。
皇家御花园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临湖边,华灯溢彩,笑语声依然不断。
不知不觉间,中秋诗会已经是到了尾声。
在皇帝的授意下,礼部官员,还有翰林院的大儒们,开始上台评点此次诗会中涌现出的佳作。
此次诗会,才子云集,佳作颇多。
翰林院的孔康莲与众多人经过一番评点后,终于从中评选出了十首佳作。
而其中,吕恒的那首忆秦娥当之无愧的被评选为了本次中秋诗会的最佳作品。
而作为头名,吕恒也得到了一份很珍贵的奖品。
百两黄金,以及千匹布帛,还有其他从外夷而来的贡品。
等颁奖完毕后,皇帝依然稳坐钓鱼台,而群臣宾客们亦然。
他们知道,今晚的中秋诗会即便是在热闹,也是开胃酒。
此时,好戏才上演了
在宾客们肃穆的目光中,侍女公公们,开始忙着清扫诗会的狼籍。不多时,场中便已是清洁干净。
而且,各位宾客的座次也经过了重新的排序。
仔细看一眼,便能发现。现在,场中的排序,以及各位宾客站立的地方,完全是按朝议的规则执行。
唯一不同的是,朝议在议事大殿。而现在,他们是在御花园。
在众多朝臣宾客们,肃穆的目光中,皇帝龙行虎步,坐上了那之高的龙椅上。而在他的身边,郑王紧紧跟随。
“吾皇万岁”
看到郑王站在皇帝身旁,宾客们眼里神色震惊,对视一眼后,立即对皇帝跪拜行礼。
“诸位爱卿平身”
皇帝抬手,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神色平静,淡淡说道。
“谢陛下”
朝臣们歌颂完毕后,纷纷起身站定。
起身后的宾客们,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只是默默低头,竖起耳朵,等着龙椅上的皇帝发话。
一时间,场中寂静无比,落针可闻。
第四百八章岂曰无衣
看到台下的那百官肃然,默默等待的样子。
皇帝微微笑了笑,转过头来,看了坐在身旁的郑王一眼,随后对那礼部侍郎点头道:“宣诏吧”
“是”礼部侍郎躬身领命后,转过身来,从那大内总管手里,接过了诏书。面对朝臣,站直了身体。清了清嗓子后,礼部侍郎声音明朗清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登基至今四十载有余,上承先祖庇佑,下君臣子民同心同德。朕时常不甚感慰,众王公大臣近来频频谏言,朕年过花甲,虽龙体康健,但大周储君之位未定,不足以平天下之大定。
朕思虑再三,皇孙武铮,其素行孝道典范,心怀宽厚,秉性纯良,敬重元老,勤习政务,文武兼备。无论论及长幼有序,抑或子以母贵,均乃大清储君之不二人选。
朕而今钦定此立储诏书,昭告天下:今立大周皇太孙武铮,为吾大清皇太子,赐居东城皇太子府中。
望其身先士卒,彰显储君宽厚贤德之为。勿负皇恩,勿违朕意
钦此
大周庆元五年八月十五日”
随着礼部侍郎,铿锵有力的宣读,悬浮了多年的大周储君,太子之位,终于尘埃落定。
在朝臣们的恭敬的目光中,郑王武铮在皇帝面前下跪,恭敬的抬起双手,从皇帝手里接过了太子印绶。
随后,皇帝牵着郑王的手,并利于高台之上,众臣目光之中。
台下臣子齐声跪拜,称赞陛下贤明,太子仁德。
一时间,恭敬洪亮的臣服颂扬声音,回荡在这御花园中,久久不肯散去。
深蓝色的夜空中,皓月高挂,明亮如玉。
诗会结束后,多数人在谢过了皇帝恩典后,便满腹心思的回去了。
唯有各大王爷,六部官员,以及朝廷军方元老,被皇帝留了下来。
作为帝师,吕恒也自然被皇帝留了下来。
嗯,虽然他很想带着家人回去赏月过中秋。
无奈,他也知道,接下来的事情比较紧急,所以,也只好对一旁的翘首等待的三女,摊开双手,做了一个很无奈的表情。
这般愁眉苦脸的样子,引得柳青青三女掩嘴偷笑。
那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风情,让留下的众位朝廷大佬,都一愣一愣的。
看一眼玉树临风的吕大人,不由的暗赞帝师好艳福。
随后,留下的重臣们,在大内总管的带领下,离开了御花园,沿着深深夜幕下,那长长的走廊,来到了御书房中。
皇帝和郑王去换衣服,其余人只好在房中等待。
闲暇之间,多数人便开始了向吕恒套近乎。
如今,太子之位尘埃落定,郑王一举夺魁。等几年后,陛下退位,眼前的这位书生,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帝师了。
到那个时候,吕恒在大周不论是权势还是地位,将无人能及。
一时间,御书房里变成了菜市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