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
想起来了。在东京时,他曾听哥哥刘揆一与黄兴数过国内新军的将领们,确实有这个龙谦。
“刘先生落到这步天地,有什么想法”龙谦笑眯眯地打量着满脸污秽的刘道一。
“没什么想法。唯有一死而已”
“为什么刘先生认为我会杀掉你”
“鞑子的走狗我问你,你是汉人还是鞑子你还记得你的祖宗吗”
“我是中国人。我知道我是炎黄子孙。”龙谦依旧笑眯眯的,“刘先生,想必你不知道眼下的战局吧之峰,你给刘先生解释下。”
王之峰从暗影里闪出来,轻咳一声,“继分宜之战后,我军主力西进袁州,经过两场并不激烈的战斗,歼灭叛军4000余人,俘虏匪首魏宗铨并缴获了叛军收集的辎重粮草。现在袁州已被我军包围,现在基本确认龚春台及蔡绍南均在城中,估计袁州城里的叛军总人数不足3000人,粮弹两缺,甚至不需要驻扎分宜的部队了,战斗很快就能结束了。”
魏大哥也被俘了刘道一料到了起义已经失败,但亲耳听到了对于战局的分说,他还是感到心如刀绞。
“刘先生为什么不说话”龙谦问道。
“你们拿着如此精利的武器,屠杀几乎手无寸铁的义军,姓龙的,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愧疚吗”
“说的好所以我才来见刘先生。大家都是中国人,我的部队对于打自己的同胞没什么兴趣,为了袁州城下不至于再产生更多的死伤,需要刘先生的合作。”
“要我劝降做梦”
“看问题要用多方位多视角去看。你认为他们不投降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所流的血,总会唤醒更多的百姓。你们可以扑灭这一次起义,但你们不能扑灭更多的起义。”刘道一坐起来,目光直视着龙谦,“我说的对吧”
“但是我还是不希望流更多的血。每一位战死者的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有父母妻儿,兄弟朋友。而且,包括你刘道一在内,活着,总能为家庭,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我说的对吧”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人有舍生取义者,你作为满清鞑子的走狗,祖宗的明训早就忘光了吧”刘道一冷笑道。
“好一个舍生取义大道理我们可以慢慢辩论,不急于一时。朝廷平定湘赣暴乱的部队不止第五镇一支,告诉你吧,湖北新军第八镇主力已经进抵萍乡了,如果他们出现在袁州,有些事我就不好办了。”龙谦接过欧阳中递过的茶杯喝了几口,“刘先生,鄙人很钦佩你舍生取义的劲头,对同盟会的宗旨也有所了解。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只要你们放弃抵抗,第一,除掉你,龚春台及蔡绍南等数人,其余义军官兵,我将全部释放有病有伤的,我给予治疗,回乡没有盘缠的,我发给路费。当然,愿意加入我军的,我亦表欢迎。第二,你们几个,不管是同盟会还是洪江会哥老会,我一个不杀,暂时扣在我的军营,待局势平缓,我亦释放。这样的条件,你认为算不算有诚意”
“你不杀我”乍闻此言,刘道一吃了一惊。
“哈哈,刘先生,如果我要杀你,何苦这样对你”
“你不过是怕我死了不好向你的满清主子交差”
“既然刘先生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又何必瞻前顾后连打一个赌的勇气都没有我的话算不算数,很快就可以验证。不过没有时间了,我已命令袁州方向的部队做好攻城准备了,因为张彪的部队已经朝袁州开进了。我给你一晚上的时间考虑,同意我的建议,你就想一个办法,说服袁州城中的义军放下武器。明天早上你这里没有我希望的答复,我只好下令攻城了。因为如果张彪参乎进来,蔡绍南,龚春台,一个也别想活。来呀,将魏宗铨带来,让他俩好好合计一番。不要听他们谈话,让他们充分交流意见。”龙谦说完起身走了。
刘道一与魏宗铨合计了半宿,终于下定了决心。不等天亮,刘道一便将王之峰喊了来,“可以按照你们龙统制的法子,不过,我们要亲自进袁州。”
“刘先生,你腿脚不便。还是写一封信吧。蔡绍南跟你同为同盟会,想必认得你的笔迹。魏先生可以带你的信去袁州,我这就安排。”王之峰微笑道。
第十七节平叛七
刘道一在得到袁州义军举城投降的消息后提出去袁州一趟,但没有得到允许,理由是他的腿上比较严重,“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瘸子,最好不要走动。”那个给他检查伤口的女军医对他说,“俺们司令最重军纪,别说杀俘了,就是虐待俘虏也不会的你不是大俘虏吗这几天虐待你了”
这倒是真的,绝没有任何的虐待。伙食很好,住的地方也很好。天气突然降温,医院还给他搬了一盆炭火进来,屋里阴寒之气顿去。他是湖南人,对于南方的冬天是习惯的。这盆炭火让他有一种不是俘虏而是贵客的感觉。
而余格他们已经被释放了,余格临走前还来见了他一面,因为余格的指认,刘道一扳着脸没有理这个中队长。
带他来分宜的那个萧参谋对他说,龚春台等人都活着,完好无损,他们马上就要来分宜了,你们很快就见面了。萧参谋给了他一叠油印的材料,有告湘赣民众书,盖着第五镇的大红关防。通告是晓谕百姓第五镇奉旨平叛,太后有好生之德,只追究首恶,胁从一律不问,除却龚春台等数人,其余参与者一律赦免,让被裹挟的百姓安心回家,现在叛乱已经平息,离家逃难的百姓可以放心返家一篇口语化的文章。要求袁州、萍乡数地父老不要受同盟会等乱党的唆使,安心过自己的日子,要管教自己的子弟勿要轻信乱党的谣言,更不要加入哥老会、洪江会等会党。以免自误一生。通报的最后竟然说,叛乱区域的村庄若是房屋或者财产受到重大损失,可以向县里申报,第五镇将根据情况给予补偿。
“恶毒之甚”刘道一晓得,这份通报给人看了,更加加速了起义的失败,用小恩小惠去收买百姓,却将帐记在了同盟会身上。
萧参谋带给他的还有油印的第五镇通讯。这显然是一份军内的报纸,四版格局,因为报头下面有期数。看样子发行已久了。这份军报立即吸引了他。从中读出了许多军事情报,比如第五镇各部的驻地等军事秘密,他综合了带来的十一期报纸,梳理出占领袁州的是第九协的部队。而镇守分宜的是第十协部队。第十协的兵显然没有打仗。官军只出动一个第九协就将起义打垮了。报纸上报道了若干消息。某标某营某连某人抓获了某某匪首,某标某营率先登城立功,某营协助某某村庄的百姓获得称赞等。有一半的篇幅都是报道底层士兵的“事迹”的,这点令他惊奇。其中一期的头版刊登了龙谦的命令,晓谕全军严格遵守军纪,保持蒙山军的荣誉云云。指出这场叛乱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要求各部官兵除了尽力帮助百姓安顿生活外,还号召官兵捐出军饷救助困难百姓。士兵没有具体的要求,但营以上军官至少捐款三块大洋,营以下军官至少捐款两块大洋。龙谦自己捐款100大洋,所有款项交由军法监督处,尤其负责展开救助事宜
“可恶至极”刘道一骂道。他不相信官军会自掏军饷帮助百姓,但这个消息肯定会迷惑很多不知真相的百姓。
“姓萧的,”刘道一对一直看守他的萧参谋说,“你们龙统制专会吹牛你们什么时候捐款救助百姓了”
“咦我就捐了三块银洋呢。怎么,不信”
“哦这么说来你官儿不小嘛。”
“不,我是副连级,上面说可以多捐,我就多捐了一块钱。要看收条吗”说着,萧参谋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盖着红印的纸条给了刘道一,“这是军法处给我的收条。”
真是收条。上面清楚地印着“兹受到萧万祥捐助的助民款银洋三元整。”“萧万祥”及“三元”是用毛笔填上去的。
原来他叫萧万祥。“不用怀疑了。司令一直教导我们要爱护民众,在山东时,我们常捐款的。”萧万祥收回了收条。
“常捐款”
“是啊。军队所吃所穿所用,一切皆是百姓的血汗。百姓有了困难,军队自然不能置身局外不闻不问。”
“为什么对军官有限制而且,你们愿意”
“愿意。道理不是跟你说了嘛。至于限制军官最低捐赠,那是因为军官的军饷高嘛。刘先生,你现在相信了吧我们蒙山军与朝廷的其他军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