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8(2 / 2)

蒙山军 wanglong 2459 字 2023-10-07

先说第一个问题。其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宪法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政府组织法也讲的很明白,中国不是美国的联邦制,各省并无自治权,而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行使省一级的行政权。但连省自治的呼声一直存在,凡是原先民党势力强的省份,比如浙江、福建、江西、广西等省,总在和中央闹别扭,嫌地方的权力小了,特别是税收方面,地方认为自主权太小,地方没有财力,一切权力都集中于中央,什么事都办不了。江苏广东也算民党根基深厚的省份,由于蒙山军接管早或者下派官员多,情况就好的多。

另一类是边疆省份,比如正在闹事的新疆,教权威重的西藏青海,也在呼吁扩大地方的权力。通过正当渠道传上来的呼声,中枢采取耐心的正当的手段解决,更多的通过中枢和地方的官员交流来解决,非正常渠道的呼声,中枢则用非常手段处理,国安总局名声不佳,和这有很大关系。连省自治也好,联邦制也罢,龙谦是绝不允许的。便是蒙疆藏疆回疆提出的民族自治要求,龙谦也没有答应。他认为在现阶段,必须采取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方能集中有限的资源财力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和改善民生。但这种思想并不为中枢所有人所接受,也有放权的建议,比如出任副总理的唐绍仪就认为中枢管的太多太死,放权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而接替段祺瑞出任财政部长的熊希龄则从税务上看问题,认为现行的税制需要调整,应该给地方一些财权,不要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报到中央来。

集权和分权是历代王朝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这么大,情况这么复杂,中央必须依靠各级地方政府来治理,建国之初是三级管理,即中央、省、县,现在是四级制,多了个市级,因为感觉到省级政府直管县级有些“累”,这个决定造成了“吃皇粮”人数的激增,增加了财政负担。龙谦曾为此发了脾气,批评政务院没有长远观念一个政府,总是走精简到臃肿之路,历史的教训摆在那里,为什么不汲取

到现在,分权的呼声并未平息,议会不断有提案,递到政务院,统统束之高阁。

第五节家事国事天下事三

第二件就是所谓的元老集团了。一般地讲,军内把参加过蒙山整军的归于元老集团,如今这个称呼已经从军队扩展于其他领域,这个令龙谦不舒服的称呼已经公开见诸于报端,甚至有个浙江籍的小说家在他自以为用了小说新技艺的一组短篇里以光武帝二十八将为名影射了蒙山军元老们的种种不端。该组小说在一向以文学潮流引导者自居的北京大学人文社出版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国防部长封国柱元帅极为震怒,准备收拾那个特立独行的小说家。其实封帅是不的,他是听了青军联某首脑的汇报才找了那本只有不到十万字的小说集看,认为比青军联的报告更为严重,甚至有讥讽谩骂总统的嫌疑。

国防部宣传局甚至准备起诉那个作家了,此事最终被龙谦压下。龙谦给国防部一份有关社会舆论导向的文件上写了一段批语,打消了宣传局的念头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人站出来关注军队是好事还是坏事你们已经虚弱到连一本小说都害怕的地步了吗与其如临大敌,倒不如反省自己究竟是不是变质了的二十八宿。

实际肩负意识国内形态管理的国防部宣传局明白总统对于文化界的一贯态度,只要不触犯现行法律,不构成叛国、泄密、诽谤罪,话随便说,文章随便写。即使真的将那个浙江人告上法庭,也不会有事。刘秀赖以起家的南阳军事集团中有善保富贵者。但也有身败名裂者,至少人家不是杜撰。以东汉开国集团比喻蒙山军,算是很客气了。如果数一数西汉的开国功臣,下场要惨的多。

元老集团是确实存在的东西。经历了建国前的十年风雨,活下来的“元老”们如今都是实权派了,在军队的,最次也是个准将了。在地方的,职务便更高,当个副省长都觉得委屈。

不过。元老集团的成员大多“盘踞”在军队系统,包括兵工系统。转行脱去他们引以自豪的军装到地方任职的不足五分之一。

军队都听龙谦的,现在还看不到反抗龙谦势力的存在。但国防军正宗血脉的蒙山军系统。又存在着三大山头。1903年龙谦分兵关外,形成了以鲁山为首的第一个大山头,这个山头就是后来的北方军系统,熊勋、石大寿、范德平、程二虎等都是这个山头的代表人物。1906年龙谦统军南征。留在山东的将领组成了山东军。这是蒙山军系统的另一个山头,以方时俊、叶延冰、吴念、瞿鸿翔为代表。当然,还有一个主峰系统,那就是龙谦亲统的南方军,以王明远、封国柱、司徒均为代表。每个大山头下,又分成了几个小山头,像南方军内部,当初的第九协就看不起周毅统领的第十协。认为九协才是正宗。这和后来周毅垮台有一定关系。梳理龙谦当时带去湖南广东的两个协旅军官的发展轨迹,明显看出九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