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2 / 2)

位面仙官令 刺桐2016 2339 字 2023-10-13

一曲长歌可听见

拨动的和弦

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千古风流人物,便在滚滚黄河见证下成为历史

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这种亲自见证历史沧桑的感觉,犹如洗尽心中的铅华,使之灵魂得之升华,非语言所能表达。

“上下五千年啊人生尤如沧海一粟”

“沧海桑田,莫过于此”

只是望了一眼这滚滚黄河,便感觉自己似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杨烈伫立在黄河岸边,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片刻,毅然而又绝然的转身,踏上茫然而又未知的旅途

此时杨烈在三国这个位面中已经渡过了四十五天,几乎已经度过任务要求的一半时间了。此时,大汉军队中的历史名将们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初露峥嵘,这一路北上,多方打探,杨烈所能够听到的名字就有何进、卢植、皇甫嵩、朱儁、董卓、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关羽、张飞等等。

这一连串的名字听过去,杨烈头大如斗,便已经知道了黄巾起义离败亡不远了。

不过,这短短几天之内发生的事情又急剧变化起来,许多事情的走向一下子偏离了原本的历史渠道,将其拉向了不可预知的未来。

首先,发生剧变的就是在杨烈撤出南阳不久后的宛城渠帅赵弘。原本赵弘乃南阳黄巾渠帅张曼成手下,张曼成被南阳太守秦颉击毙后被拥立为帅,率众攻陷宛城,与朱儁、秦颉、徐璆等朝廷军队对垒数月有余,最终战死,其事迹见后汉书。

然而此时身在宛城的渠帅赵弘,以黄巾众老弱为饵,突然命其强攻汉军军营,然后声东击西,率精锐突然撤出,让城别走并在撤退途中,三撤三伏,伏击并杀死了大量汉卒,而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并瞒天过海,漂亮漂亮地玩了个金蝉脱壳,在汉军的视线中不知所踪

第十八章八方风雨会冀州

风云突变

而突变之始就在于宛城黄巾渠帅赵弘

有传言黄巾渠帅赵弘身边有能人相助,又有传言乃是奉大良贤师锦囊妙计不管如何赵弘所部行踪成谜,宛城局势愈加迷离。

另一方面,随着赵弘所部的不知所踪,南阳附近的其他黄巾势力们受到极其严酷的围剿,不得不开始大批大批地向其他地区转移,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杨烈杀出南阳包围圈之后不久,开始北上与东进,前往投奔其他的黄巾渠帅。

其中青州黄巾军势力越发壮大,已经成为了仅次于冀州的黄巾军势力。随后,有传言皇甫嵩与骑都尉曹操合兵,大战黄巾渠帅波才,波才兵未败而汉军也未胜,两败俱伤,并且之后黄巾渠帅波才放弃残兵、独领精锐转战千里,行迹也变得不知所踪

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黄巾军精锐正逐渐往冀州聚集,战局日益跌宕起伏、形势万变。

不过到底是什么原因,又或者具体什么局势,那就是杨烈所无法猜测的了。可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历史逐渐正在走向模糊,杨烈所知的大势,已逐不可待,一切充满未知,一切未知的起点就在宛城、就在赵弘身上

赵弘的突然不知所踪直接导致了南阳黄巾军的溃势,让南阳黄巾军势力提前数月进入了溃败阶段。

可是,很诡异的是,在其他六州黄巾军势力也如宛城局势,风云突变,黄巾军裁汰老弱的同时,其精锐部队纷纷让城别走,种种迹象表明,各部所属精锐均秘密向冀州大良贤师张角部聚集。

局势诡谲

杨烈的先知先觉已必不可考

冀州由黄巾军统帅大良贤师张角所率领的部队们却越发壮大了起来、并远远超出原本历史时期,更兼之黄巾军将星云集: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豫州渠帅波才、波才副帅彭脱、涿郡程志远、邓茂、孙仲,甚至黑山军所部张牛角、张燕、杨凤、于毒等等不知凡几

青州军管亥、斐元绍、周仓、廖化等所部,突然疯狂攻打州郡,舍命攻击,致使青州局势一片糜烂,汉军势力荡然无几紧接着各部只留少量精锐及大部老弱、孩童守城,大部精锐又突然大规模云集,按部就班、稳打稳扎地向青州、冀州交界处缓缓移动,势不明。

接着,天公将军张角于冀州大败卢植,卢植兵败之后让冀州的大汉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于是朝廷又罢免了卢植,派遣董卓前来统军进攻张角。结果,董卓一来立刻便吃了一场大败仗,要不是刚好被当时途经的刘备、关羽、张飞所救下,恐怕这个位面就没有后来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战了。

显然,毫无争议的一点就是,大汉阵营方面在冀州的军事势力几乎为零。而黄巾军阵营方面几乎放弃了各州,只是集中在冀州和青州,军事力量集中在一起,局势诡异

于是,分散于其他地方黄巾军们都不约而同地朝着冀州地区聚拢,而汉军也是大力阻拦,并积极收复失地。一路惨烈,本来略微有点平静的局势,又变得动荡不安、冲突更加激烈更出现了张角先破卢植,后破董卓的事件,冀州地区的黄巾军声势愈旺、越发势不可抵挡。

青州,在上古时期,禹贡“九州”之一,大汉十三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

杨烈估计那里不久后很可能有更大的变动,一动就是天地变色、日月无光在此位面可以说是中华文明自三皇治世,五帝定伦至汉末此段时期内未有之大变局

表面上看整个局势的焦点在冀州,但做为现代人,杨烈更有超出此时代的认知,甚至杨烈他们认为此时青州黄巾军所部的聚集不是为了支援冀州,而是为了接应冀州。

青州,三国时期的人们从不认为青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他们的焦点只是聚集在冀、豫、荆等,但杨烈他们可不这么认为,青州就相当于现代山东大部,而杨烈在现代又世居山东聊城东昌府,对山东有着清晰的认知。古人眼里的无用之地,现代人可不敢苟同

几经博杀,又兼之大势所趋,不管是生存,还是为了更多的收集气运,杨烈决断北上冀州。

之所以杨烈选择率军北上,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那就是他手下有兵

杨烈以及他手下的兵现在可是汉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势必拔之而后快

由于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是比较缓慢的,杨烈到现在才打探到这些消息,那么毫无疑问的是更多的黄巾军在他杀出南阳之前,就已经有投奔到大良贤师张角麾下的意图,甚至已经在路途中。

再一个,杨烈所部一路走,一路收集溃散的黄巾军,更兼之一路诈城,并收降精壮汉军士卒及精壮民汉,走走停停,边走边训练,愣是比其他黄巾军各部晚到了好长一段时间。

杨烈虽然晚到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是他在杀出南阳的时候却沿路聚军队甚多,精锐已达三千有余,辅军万计,隐隐一方主帅,更兼之军威日盛,兵威之锐,声名日渐远播,甚至大名已经传入大良贤师张角耳中。更因在于杨烈缺少物资之后,直接率众三千余人拿下了一座防备稀松的郡城,一路走,一路诈,一路战声名日显

就在杨烈沿途收拢黄巾军残兵撤退时,其他的黄巾军势力也跟着退出了南阳地区,直接导致了汉军没能全面清剿掉该地方的黄巾军势力,使得相当一部分的黄巾军残兵得以撤向了青州与冀州。

现在整个中原地区都打成了一团乱麻,原因就在于汉朝允许各地招募义兵平乱,刘备就是这个时候得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这才有了最开始的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如今,杨烈在其所部威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