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2 / 2)

龙兴华夏 银刀驸马 2440 字 2023-10-15

普法战争主要结果是原来的欧洲大陆霸主法国和新兴的军事强国普鲁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普鲁士没有达到通过这场战争统一德国的目的。这场战争加剧了法国和普鲁士之间的相互敌意,欧洲中心由此出现了一个危险的战争策源地。

普法战争在欧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影响深远,军事学家们经过研究总结后认为:法国虽然在常备兵素质上优于普鲁士的征召兵,但战争计划不周,军队编制不合理,除禁卫军外,平时无师、军两级编制,临战才编组,动员、集结缓慢;后勤供应落后,作战指挥混乱。而普军战争计划周密,兵员充足;动员、集结迅速;装备优于法军在普军用身体检验了法军夏赛波式步枪的优越性之后,普军就把部队撤到法军步兵射程之外,用优越的克虏伯钢制线膛炮痛击法军。

普法战争表明,一支军队想靠近敌军已经非常不容易,普军步兵袭击法军阵地,法军轻骑兵袭击普军阵地,都是伤亡惨重。普军战争初期之所以胜利,一方面是它的大炮,另一方面是兵力的上优势,允许他们使用侧翼包围战术。而且普鲁士的铁路网对于军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位英国军事学家说:“德国铁路系统优越的运输能力,是它在战争初期赢得胜利的一个有力因素。”在普法战争的各次战役中,正面进攻很难取胜,需要动员优势兵力从两翼包抄敌军。而动员大量兵力进行包抄,就需要迅速调动部队,运输能力必须跟得上。普鲁士发达的铁路网不仅能够迅速地把大量部队运往前线,集结到作战地区,而且能够使部队的给养得到及时的补充。比起普鲁士来,法国的铁路运输能力就有很大的差距。战争爆发后,它未能及时地调集足够的兵力。由于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铁路运输能力,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联军仅就投入战争的兵员数量来说,始终占有相当的优势。

法国陆军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乏善可陈,夏龙的防御作战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法军装备的利飞排枪的成功运用,当然这是在总结了无数血的教训之后某位中国人的贡献在此被残酷的忽略了。法军一开始也认为排枪将是一种能帮助他们赢得胜利的武器。但后来的战斗表明,这种信心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和法军火炮同处开阔阵地的排枪立即就成了醒目的靶子,被普鲁士炮兵摧毁殆尽。好在固执的法军及时吸取教训,没有继续让自己的排枪和炮兵同时参战,而是将它们作为步兵的支援火力,布置在坚固的防御阵地上,这样普鲁士人的克虏伯大炮就不能够象以前那样的靠不费力地摧毁它们,而它们反而可以给予冲锋的普军步骑兵以巨大的杀伤。凭借利飞排枪,法军在一次又一次的防御作战中成功顶住了普军攻势。法军发现,这类机枪只要配置在有防护的阵地并且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射击,则总能取得良好的战果。巴黎的报纸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冲锋的普军士兵像野草一样被排枪射出的子弹击倒实际上这并不是臆想出来的景象,它们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战场上的。在夏龙防御战中,普鲁士步兵在法军排枪面前遭到的沉重打击。在排枪的打击下,普鲁士人甚至丢掉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克虏伯野战炮仓皇后撤。

对于法国排枪,作为交战一方的普鲁士,其观点显然是藏在有色眼镜后面的。普法战争中,普军装备的排枪类速射武器极少,为了保持部队在对手新式武器下的士气,普军有意贬低了法国排枪的效果。普鲁士军队把法国对手的排枪唤作“见鬼的机器”。虽然“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普军还是没有忘记“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他们把法国排枪视为重要的威胁,普军炮兵总是把法军排枪阵地作为优先目标进行打击。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一十二章轮船招商局

和法国陆军的拙劣表现不同,法国海军无疑是普法战争中的名星。孤拔率领法国海军快速支队奇袭基尔港的战斗成为了世界海战史上最著名的经典战例之一。这场战斗可以称得上是普法战争的转折点之一,正是法国海军的努力,使法兰西第二帝国避免了灭亡的命运。在包括基尔港之战的一系列海战中,拥有坚甲巨炮的铁甲舰毫无疑问充当了主角,铁甲舰在海战中显示的巨大威力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在普法战争结束后,各个海军强国无一例外的都掀起了建造铁甲舰的高潮,世界海军由此进入了铁甲舰时代。

19世纪70年代,自太平天国战争以后开始学习西方建设近代化海防的中国,也在紧追着世界潮流,力争不落后于世界。就在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国福州船政局又有多艘蒸汽军舰下水了。

早在1870年6月12日,船政大臣沈葆桢上奏朝廷,报告第三号轮船“福星”舰成功下水,同时提及继“万年清”号之后船政的又一艘150马力轮船已经开工建造,并已为其预先命名为“伏波”。

在“万年清”号改造工程完毕之后,林义哲上报朝廷时,再次详细阐明“兵商两用”船型的弊病,朝廷于是正式谕令船政不必再造兵商两用船。这意味着船政真正摆脱了左宗棠留下的错误指导方针的束缚。由于船政所造战舰已有相当规模,据此沈葆桢决定,再造的150马力轮船为专用的运输舰。

根据沈葆桢的要求,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和中国技术人员在第一号轮船“万年清”的基础上进行了再设计,创制了新的150马力运输舰的方案。在“万年清”的基础上缩减了运输舰的长度,适当加大了船宽。经过这样设计出来的“伏波”舰,似乎可以认为是“万年清”号的改进型。然而实际上,新的150马力轮船“伏波”不仅仅是做了尺度的调整,其设计的其它很多方面都已经和“万年清”有了本质的区别,属于船政的洋员和中方技术人员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创造出的全新舰种。

建成后的“伏波”级依旧是全木质炮舰舰型,排水量1258吨,主甲板以下的舰体部分外观上和“万年清”非常相似,但货舱容量却大大增加,达到了720吨,是一艘专门用于运输载货的运输舰。

“伏波”舰的龙骨在铺上船台时,新生的船政已经拥有了制造大型军舰的经验,船政的技术人员、工匠等对这艘式样类似“万年清”的运输舰应当如何兴工,都是轻车熟路。加之船政大量的车间厂房已经陆续落成,设备条件较初创时改良很多,“伏波”舰的建造速度因而相当快捷,在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的主持下,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基本竣工。相比最初的“万年清”号,施工效率有了飞速的提高。

1870年12月22日,船政照例为“伏波”舰举行隆重的下水仪式,不过船政大臣沈葆桢却没有出现,就在“伏波”舰开工后不久,沈葆桢因为父亲去世而再度申请守制,经朝廷“夺情”将守制时间缩短为100天,期间船政的大小事务皆由提调夏献纶代理。沈葆桢此次守制时,船政初创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位提调中,周开锡已经去世,吴大廷被调往两江,仅剩夏献纶还在船政,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