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辅,和俄国人谈的事,就交给你了,桦太岛的归属问题,不妨作为谈判时的一个砝码。”
“好的。”伊藤博文点头答应。
“我觉得,还可以利用一下清国人。”伊藤博文这时提出来了自己的办法。
“利用清国人”大久保利通看了伊藤博文一眼,猛然明白过来。
“春亩先生,你是打算利用清国朝廷负责监察的御史们,让他们对林义哲进行弹劾”一直没有说话的柳原前光立刻明白了伊藤博文的办法是什么,马上说了出来。
“对。清国的御史们虽然官阶不高,但是却拥有着弹劾大臣的权力。我们可以在他们身上做做文章,让他们对林义哲发动弹劾,指责他无端刁难,破坏谈判,促使清国皇帝撤换林义哲。”伊藤博文平静地说道,“如果能够撤换他,换别人来谈判,那是最好的情况。哪怕不能撤换他,他也许会为自己的地位考虑,减少赔款,以便达成和议。”
“俊辅的计策高明,清国官员贪婪成性,为了能够尽早达成和议,不妨适当的给这些清国官员以一定数额的贿赂。”木户孝允高兴地说道。
“柳原君,你能找到那些御史吗”伊藤博文转向柳原前光问道。
“能。”柳原前光点了点头,“我们虽然和他们没有直接的接触,但可以通过中间人和他们联系上。”
“就这么办吧。”大久保利通点了点头,对柳原前光说道,“给这些清国官员的贿赂再多,和赔款相比,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数目。所以,对他们不要吝惜金钱。”
“我明白。”柳原前光点头道。
大久保利通注意到柳原前光似乎对贿赂中国官员的办法表现得不是很感兴趣,并且一直是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感到有些奇怪,便问道,“柳原君,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哦我认为,除了俄国公使和美国公使,英国公使那里,也应该多多接触。”柳原前光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
“英国一直对日本经略台湾表示反对,这一次征台军的失败,更给他们增加了口实。英国人未必肯帮我们的忙。”大久保利通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英国和俄国一直有很深的矛盾,如果他们知道我们打算和俄国结盟的话,肯定会将日本视为敌人,转过去帮助清国这个办法没有任何可行性,还是算了吧”
听到大久保利通否决了自己的提议,柳原前光沉默了。
“从现在就开如行动吧”大久保利通看着伊藤博文等三人,叹息了一声,说道,“日本的未来,就拜托诸君了”他说着,坐在那里向前鞠了一躬。
伊藤博文等三人躬身还礼,此时四个日本人的心中,全都感到分外的沉重。
此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马上,一场巨大的危机便要到来。
1874年9月6日,香港,港湾码头。
繁忙的渡海小轮穿梭于港湾南北两岸之间,渔船、货船和蒸汽轮船不时驶过,加以阵阵的汽笛声,交织出一幅美妙的海上繁华景致。
此时码头前,已经停泊了不少船只,它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外国蒸汽轮船,而在这些轮船当中,五艘飘扬着龙旗的巡洋舰的身影分外的醒目。
这是中国福建船政水师的五艘主力巡洋舰“福靖”、“建靖”、“和硕公主”、“超武”和“澄庆”。
尽管来到香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这一次中国军舰的到达,连日来还是吸引了大批的居民前来驻足观光。人们纷纷猜测着这些军舰来到香港的目的,发挥着自己的想象,自然,联想最多的,便是之前在台湾海域发生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海上大战。
传闻当中最多的,便是这些军舰是来香港进行补给,然后直驶日本本土作战。
熙暖的阳光从“福靖”号装甲巡洋舰军官餐厅的舷窗映射进来,给贝锦泉的身上镶上了道淡淡的金边,却也映出了他微微颤动的嘴角。还有平放在膝盖上的,虽极力抑制却仍然不停发抖的双手。
这些天,他的心情一直很激动。
事实上,自从接到了林义哲去北京前的秘密指示之后,他的心情就一直没有平复下来。
因为现在作为这支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只有他知道,林义哲要这支舰队停泊在香港的目的。
“敏修,沉思良久,在想些什么呢”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贝锦泉抬起头来,看到邓世昌正笑着走了进来。
尽管贝锦泉听到了邓世昌招呼他,但他的脑子却还是处于冥思之中,竟是对邓世昌的招呼恍若未觉。
“敏修想什么呢如此入神”紧跟着邓世昌走进来的叶富忍不住也叫了他一声,他这才抬起了头。
“啊正卿,梦梅,你们来了。”贝锦泉这才如梦方醒般的对邓世昌和叶富招呼道:“呵呵,这会儿走神了。”
“敏修到底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邓世昌笑着问道。
“是啊,说来听听。”叶富也跟着扬了扬眉毛。
尽管在船政水师当中,贝锦泉的资格最老,现在又是水师的统领,可他在学历上比后来的这些船政水师学堂出身的管带们差一些,是以常常有些自卑。但因为他生性随和,待人朴诚,虽然不是闽人,但管带们对他并无轻视之意,只是相处的时候,并未象陆军中那样的上下尊卑森严无比。
“我适才所想,一为英雄,一为时势。”贝锦泉眼中再次闪过恍惚之意,说道,“究竟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呢”
听了贝锦泉的话,邓世昌微微一怔,随即随即开口道:“古谚有云时势造英雄,而亦有言称英雄造时势,但以邓某区区浅见,时势多能造就英雄,英雄却未必能动摇时势”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本来就是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是个无解的悖论,而此时邓世昌所说的这些话虽然听起来似乎还有些感染力。但对于贝锦泉来说,却有如隔靴搔痒,不过如风过耳而已。
“正卿可否举出例一二”贝锦泉问道。
“敏修可还记得,道光二十年的鸦片之役中,殉国的三公”邓世昌看着窗外的香港港湾美景,说道。
听到邓世昌说起鸦片战争中殉国的三位总兵关天培、葛云飞和陈化成,贝锦泉和叶富的眼中都是一黯。
“三总兵皆为血战中为国捐躯者,且身死之后,极尽哀荣”邓世昌突然停了下来,他望着贝锦泉,“可惜,仗还是咱们大清打输了。”
gu903();邓世昌的目光一下子深沉了起来,表情也变得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