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事试验基地的指挥中心内,方宇望着测试台上PL-10导弹成功命中目标后的数据反馈,长舒一口气。
团队成员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相互击掌庆祝。
但方宇知道,歼-20最关键的技术挑战尚未解决——飞行控制系统。
一周后,方宇站在白板前,面对着从全国各地调来的顶尖电子工程师、航空控制专家和机械工程师。
他的手指划过粉笔在白板上画出的复杂系统框图,眉头紧锁。
"传统的机械液压控制系统无法满足四代机的需求,
方宇开门见山。
"四代机需要的是全数字电传飞控,也就是'线传飞控'系统。
"线传飞控?
一位年长的航空控制专家疑惑地问道。
"方总,恕我孤陋寡闻,这是什么概念?
方宇在白板上画出一套全新的控制架构。
"传统飞机的操纵系统是机械连杆直接控制舵面,但四代机需要计算机接收飞行员指令,经过复杂运算后再控制舵面。”
“这样可以实现超稳定设计,让本来不稳定但更灵活的机体配置成为可能。
电子工程研究所的张教授摇头。
"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就算我们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也有一个大衣柜那么大,怎么可能装进飞机驾驶舱?”
“更不用说实时处理复杂的飞行数据了。
方宇拿出一本厚重的笔记本,翻到一页密密麻麻的电路设计。
"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到了。”
“我设计了一套基于晶体管的小型计算单元,每个单元负责特定功能。”
“虽然不如真正的计算机强大,但足以处理基本的飞行控制逻辑。
房间里一片寂静,专家们面面相觑。
这种技术思路太过超前,以至于让他们一时难以消化。
如果只是用晶体管逻辑电路,没有真正的中央处理器,能否保证飞行安全?
一旦系统失效,后果不堪设想。
方宇心中同样有顾虑,但他知道必须突破这一关。
第一个月,团队设计了初步的电路架构。
然而,当他们尝试构建原型时,立刻遭遇了严峻挑战。
"方总,这个放大器电路在温度变化时稳定性太差,
电子工程师李明指着示波器上不断波动的信号曲线。
"一旦飞机从地面起飞到高空,温度骤降,整套系统可能会失控。
方宇抓了抓头发,在实验台前陷入沉思。
未来的飞控系统使用温度补偿和自校准技术,但那需要更先进的集成电路。
用现有技术该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呢?
沉思片刻,方宇突然灵光一闪。
"有了!我们可以使用冗余设计!”
“三套完全独立的控制通道,多数表决原则。
李明眼前一亮。
"三个独立系统同时工作,取多数结果作为最终输出?”
“这确实能大幅提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