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两人的答复,贺大伯点点头,前往京城的车马家里已经做了准备,你们要带的物什也早日收拾利落,这几日我们便启程。
“是。”两人躬身应诺。
府城与京城同属北地,气候相差不大,年前年后都是严寒的冬日,只是这个季节走,多有不便。
随身衣物,常用的书籍装箱,用惯了的笔墨纸砚,此去京城,博个进士出身,改换门庭。
跟着进京的商队一起,马车不快不慢,一日四十里路,足足走了将近二十天,终于到了京城。
此时已是大年初二,这个年,几人大部分时间是在路上度过的,年三十的晚上,商队停留在一处驿馆,未能还家的旅人们聚在一起,吃着饺子,喝着烈酒,过了这个年。
京城很大,若是独身来此,怕是要迷糊一会儿。
高达巍峨的城墙,面容冷峻的兵士,面貌不同的百姓,入城之后,洛炎一行便与商队的人分离了,贺大伯此前一直在朝为官,贺家在京城自然也是有宅邸的。
贺府位于东城的居贤坊,此处居住的多是朝中官员。
京城的格局与洛炎前世的帝都大差不多,都是遵从东贵西富南贫北贱的格局,皇室王府居于内城,东边的是官员显贵,西边是富商巨贾,南北两处则是百姓,手艺人,伶人所居之处。
贺宅并不大,一处二进院落,外院住着下人,内院则是主人家的居所。
“老爷,大少爷可算是回来了,这便是炎少爷了吧。”老管家招呼着下人们拾辍几人的物什。
穿过四柱垂花门,便到了内院,正房是贺大伯的居所,洛炎与贺清章便住着东西厢房。
京城居,大不易,这里的物价比在府城还要高一点。
如果不是住着贺家,洛炎已经不敢想象自己一个人上京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洛炎对住所并不挑剔,但无论是京城的贺宅,还是府城的贺宅,都有着令他极为羡慕的一点,那就是有着一间藏书丰富的书房。
在这个时代,书籍是珍惜昂贵的资源,有这两处免费的“图书馆”,能为他省下不少银子。
大梁官员的新年假期有七日,元正前后三日,元正就是大年初一,也就是说,年初一之前三天,初一一天,再加上初一之后的三天,一共休七天假期。
贺大伯刚刚回京,进宫面圣也要等到休假结束,几人便在家修养几天,主家回京,贺宅虽然没有张灯结彩,但也做了些装饰,添了几分年味儿。
春闺就在三月,洛炎与贺清章几乎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贺大伯接手书院,也十分忙碌,只得每晚抽出些时间指点二人。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三月初六,会试考官简放。
会试的考官们携带自己的行李,集合在午门外听旨,随后入闺,不回私宅,不与任何人交往,家书也不准送入。
会试的考法与乡试无异,同样是考三场,每场三天,要考上九天。
三月初九考第一场,三月十二为第二场,三月十五是第三场,知道三月十八日,才能彻底考完,不过比较好的一点是,考完一场便可以出来,回家休息,待到下一场的时间再去,不用像乡试一般在考场待上足足九天,整个人都变馊了。
会试考试的贡院坐北朝南,四周建有高大的围墙,贡院的五处大门被称为“龙门”,取自鲤鱼跳龙门之意。
中间的三门上有横匾,中门上题“天开文运”,东门上题“明经取士”,西门上题“为国求贤”。贡院内的中路主要有明远楼、公堂、聚奎阁和会经堂等。东西两旁则是低矮的考棚,又叫“号棚”,计有9000多间,贡院的四角还有了望楼。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如今贡院的考房经过朝廷的拨款修缮,如今已经是砖瓦房了,根据贺大伯所言,几十年前的贡院考房还是木板房,考试需要锁院,但考房中都有蜡烛和炭火,十分容易发生火灾,虽然院内安置了许多大水缸,但杯水车薪,形同虚设。
自从几十年前一次考试发生大火,烧死了几十位考生,实在是骇人听闻,当时的圣上为遇难的考生安置后世,拨出一片地埋葬这些考生,立碑“天下英才之墓”。
今上登基后便听从朝臣建议,拨款改建了贡院,竣工之后亲自视察,感慨道:“从此不薄读书人。”
贡院的明远楼旁有一颗古老的槐树,相传这里是文光射斗牛的地方,所以叫它“文昌槐”。它的根部生在路东,主干弯曲向西,所以树冠呈在路西边。此槐长势如卧龙,相传此槐与考生的文运有关。因此考生们都要膜拜,以此期望登龙门。
经过一系列的搜身,检查,洛炎拎着自己的考篮在兵士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考房。
还好,这考房不算太小,与乡试之时相差不大,可以接受。
只是在他进了考房之后,门就被关上,兵士直接关门上锁,在会试考完之前,他都无法出去,这三日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这一间小小的考房之中解决,和自己的排泄物共处一室,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恶心。
三月份,已是春天了,只是天气并不温暖,好在考房里备有炭盆与木炭,只是用起来需要格外小心。
洛炎四处看了看,考房内还算干净,想来也是提前打扫过了。
我要光宗耀祖16
把自己考篮中携带的物品一一放好,洛炎稍作休息,等待试卷发放,他没有急着点燃木炭取暖,数量有限,还是珍惜着一点。
考房的墙壁上有一处小口,想来就是递送试卷,与这几天饭食的地方了,小心翼翼地清理一番灰尘,免得把送进来的饭菜弄脏。
又过了一会儿,考房的门板响起敲击声,笃笃笃,墙壁的窗口处也被塞进来了东西。
洛炎赶紧拿过来,发放试卷和草纸了。
第一场依旧是考经义题,展开卷子,仔细题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前三道经义题都不算太难,直到看到最后一道题,洛炎微微皱了皱眉头。
最后一道经义是截搭题,“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这题的前半句出自《大学》,意思很简单,人难道连鸟都不如吗?
后半句却是称赞周文王品德高尚的诗句。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从黄鸟都直到自己寻找要栖息的地方,以人和鸟作比喻,再与周文王的品德高尚找到关联之处。
定了定思绪,洛炎决定先从简单的答起,将自己的一些灵感记录在草纸上。
门外又响起敲击声,洛炎将自己的想法记录完毕,走到窗口前,一个木制的托盘摆在上面,有温水,清粥,馍馍,很是素淡。
不紧不慢的吃完饭,将托盘等物放回原处,洛炎直着身子,在狭小的考房中活动活动身体。
太阳已经升起,考房内的光亮足够,洛炎组合好自己的文章措辞,开始答题,当然,他并未直接答在卷子上,准备在草纸上将底稿写出,检查润色之后再行誊抄。
大脑光速旋转,回想自己这么多年学过的东西,老师教给自己的东西,一个上午分时间,堪堪把两道经义题答完。
中午的午饭依旧很是清淡,也是温热的,想来也是怕他们这些考生闹肚子。
吃完午饭,洛炎小憩一会儿,让大脑休息休息。
考房周围都是静悄悄的,洛炎不知是京城的考房隔音太好,还是考生们都如此自觉,放小了声音,一心考试。
第三道经义题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答完了,只是这最后一道截搭题,委实消耗了许多脑细胞。
将试卷小心翼翼的誊抄完毕,仔细检查过有无避讳,脏污,语句是否通顺优美之后,洛炎才缓缓放松起来,抬头看了眼窗口,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了。
最后又检查了一遍试卷,确认无误后,洛炎将试卷放在窗口处,等人收卷。
收完卷后,晚饭也送过来了,一荤一素,温水米饭,伙食难能得不错。
天色渐黑,气温也下降了,洛炎烧了些炭火。合衣躺在木板上,接着微弱的暖意,渐渐入睡,明天他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第二日依旧是经义题,绞尽脑汁的答完卷,熬到了晚上,第三天早上就可以出场回家,待到半夜又要进场,洛炎索性把剩下的木炭全部点燃取暖。
熬到了第三日清晨,洛炎在守门兵士的带领下离开了贡院,贡院门口是大批的人马在等待。
眼尖的贺管家一眼瞅到了洛炎,“炎少爷,这边。”一边招呼着洛炎,一边接过下人手中的大氅披在洛炎的身上。
“章哥出来了吗?”洛炎询问道。
“大少爷比您早些,已是上了马车。”贺管家回道。
洛炎点了点头,走向贺家的马车,贺清章已在马车里,半躺半倚,抱着手炉,脸色有些苍白,见他上车,往旁让了让位置,见他精神不太好的样子,洛炎并未多话,闭目养神。
回到贺宅,家里已经请了大夫,一人灌下一碗热乎的姜汤,浑身都暖呼呼的。
让大夫看过了,两人没什么大碍,贺管家才放了两人去洗漱,洗完澡后,洛炎倒头大睡。
迷迷糊糊睡到了下午,走出房门,贺大伯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见到洛炎,叫他去前厅用饭。
家中的厨子怕两人身子受不住大油大荤,准备的多是温补的药膳,味道也是极好的。
与贺清章闲聊几句,贺大伯也并未询问两人考试的内容,只是说了最近在书院担任山长的一些小事,和那些学生们,吃点小点,喝喝茶,便到了晚上。
用过了晚膳,贺大伯把两人赶回房间休息,今晚半夜,又得冒着寒风去贡院门口排队进场了,此时休息也好养精蓄锐。
又是一番搜身之后,洛炎来到新分配到的考房,这次的考房位于巷子口,此时考生们陆续进场,进出的声音不绝于耳,不过白天的时候,有阳光招进来,想来会比上一个考房明亮一些。
第二场考的是诗赋与律法。
诗赋的考题是“终南望余雪”五言六韵。
律法题则包罗甚广,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市井小民,奴仆流民,均有涉及。
这题目出的要深度有深度,要广度有广度,洛炎不禁对这个出题人产生了好奇。
他闲着无事的时候就喜欢翻翻大梁律与大梁案录集,题目涉及的法律条文根本难不倒他。
将律法题答完,看着诗赋题,洛炎思来想去,作下一首诗,自我品鉴,不过是中上之作,比不得那些才华横溢的考生,灵感一来,便是百世名篇。
洛炎也不是没想过抄袭前世的名人佳作,只是一来,自己心里的坎就过不去,二来,一时之间,确实想不到贴合的。
第二场考完,还剩第三场。
等到第三场考完,这会试便过去了。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可谓是重中之重。
对于第三场,洛炎可谓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第一道
问:《易》曰“君子夕惕若厉”,《语》曰:“君子坦荡荡。”《礼》之言綗衣,则曰“恶其文之著也”,《儒行》则曰“多文以为富”。或全归以为孝,或杀身已成仁,或玉色以山立,或毁方已瓦舍,皆若相戾,未能尽通。颜回三月不违仁。孟轲四十不动心,何者为优?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子文三已而不愠,何者为愈?召忽死子纠,管仲相小白,棠君赴楚召,子胥为吴行人,何者为是?析疑体要,思有所闻。
第二道
问:育材造士,为国之本,修辞待问,贤者能之。岂促速於俪偶,牵制於声病之为耶?但程试司存,则有拘限,音韵颇叶者,或不闻於轶响,珪璋特达者,亦有累於微瑕。欲使楚无献玉之泣,齐无吹竽之滥,取舍之际,未知其方。子曰:“盍各言尔志。”赵孟亦请七子皆赋,以观郑志。又古人有述祖德叙家风之作,众君子藏器而含章者久,积善而流庆者远。各言心术,兼叙代德,鄙夫虚伫,以广未闻。
洛炎一边研磨一边思索,题目中正,不算刁钻,要想获得考官的赏识,如何写作还是一个难题。
精心构思,言语优美,看似平实,暗藏玄机,机锋甚妙。
三月十七日,会试结束,
洛炎跟随着考生大军走出贡院,只觉得浑身松了一口气。
平静的坐上马车,回到贺宅,换洗衣服之后,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宛如重获新生。
这九天时间,实在是难熬。
考完了会试,便是等待放榜的日子。
洛炎坐在贺宅的小花园里,盯着眼前的杂草,目光呆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明明考完了会试,但他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一时之间,洛炎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贺清章倒是兴致勃勃,考完当个没事人一般,一心筹划着在京城的书坊要开在哪,选了好几个地址,忙着去踩点,又联系起工匠,与洛炎商量他的话本子《牡丹花灯记》,《漫漫仙途》等要刊印多少册试试水,还催促着他《漫漫仙途》快要完结,新的话本子也该提上日程了。
会试之后,贺清章与洛炎两人也将自己的答题内容写给了贺大伯,贺大伯看了过后,一句话也没有说,两人也不知道自己这答得究竟如何,是好还是不好。